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括籍的意思、括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括籍的解释

查检籍没。《金史·食货志二》:“其令占官地十顷以上者皆括籍入官,将均赐贫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括籍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清查登记人口或资产,并纳入官方册籍的行为,主要用于户籍管理与赋役征调。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词义分解

  1. 「括」

    • 本义:《说文解字》释为“絜”(捆束),引申为搜求、汇集。如《隋书·食货志》载“括天下遗书”,即搜集典籍。
    • 行政语境:特指官方对人口、田产的清查,如唐代“括户”即清查逃户。
  2. 「籍」

    • 本义:《说文》称“簿书也”,即登记册。古代“户籍”“地籍”均指官方记录人口、土地的册籍。
    • 动词化:引申为登记、载入册籍,如《史记》载“籍吏民,封府库”。

二、历史用例与制度背景

唐代推行“括户”政策时,括籍成为关键行政手段:


三、词义演变


四、权威文献参考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收录“括籍”词条,释义为“清查登记人口资产于册籍”,并引唐代史料佐证。

  2. 《中国历史大辞典·隋唐五代卷》(上海辞书出版社)

    详述唐代括户政策,明确“括籍”为配套行政手段。

  3. 《唐六典·户部》(中华书局点校本)

    记载唐代户籍管理制度,揭示“每岁一造计帐,三年一造户籍”的括籍周期。


注:本文释义综合古代字书、制度史专著及原始史料,符合学术规范。因“括籍”属历史术语,现代词典收录有限,故重点依托隋唐制度文献及专业辞书解析。

网络扩展解释

“括籍”是一个历史术语,拼音为kuò jí(),由“括”(左右结构,意为查检、没收)和“籍”(上下结构,指登记名册或隶属关系)组成,意为查检并没收财产或土地,登记入官册。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2.历史背景与出处


3.其他补充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历史背景,可参考《金史》相关章节或古代经济政策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白镣苞片兵刃笞棰崇墉楮国公打灯谜当承顶嘴发昏章第十一房露放水火沸泻斧釿归款寒灰更然鹤几鸿采怀清台混淆黑白火禁家蚕贱发绛紫鲛鲨惊聒库莫奚灵谿历眼率土之滨买快马日事变蛮公子马牙菜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虐世遣除蒨练凄遑钦産热炒商周神使鬼差尸陀林双幅水骨松阿松羔索性探肠逃监铜斗儿家缘僮仆徒践沃头无风三尺浪无闲无缘无质消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