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商周的意思、商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商周的解释

《左传·桓公十一年》:“师克在和,不在众。 商 周 之不敌,君之所闻也。”后用“商周”比喻两者难以匹敌。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下:“ 惠休 淫6*靡,情过其才,世遂匹之 鲍照 ,恐 商 周 矣!”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商周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商周”一词的含义需结合语境分两类解释,以下是详细说明:

一、朝代合称(商朝与周朝)

  1. 时间范围与历史地位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是中国首个有确切文字记载的朝代,周朝(公元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朝代(约790年)。商朝被周武王推翻后,周朝建立,标志中国进入封建制度成熟期。

  2. 政治制度差异

    • 商朝:以王权为核心,商王兼具政治与宗教领袖身份,通过祭祀巩固统治,并实行分封制雏形。
    • 周朝:完善分封制与宗法制,推行礼乐制度,奠定儒家文化基础,提出“天命观”强化王权合法性。
  3. 文化成就

    • 商朝:甲骨文为汉字源头,青铜器(如后母戊鼎)代表工艺巅峰。
    • 周朝:《周礼》规范社会秩序,金文发展成熟,百家争鸣始于东周。

二、词语引申义(非朝代)

比喻用法
源自《左传·桓公十一年》:“商周之不敌,君之所闻也。” 意为商与周实力悬殊,后引申为“两者难以匹敌”。例如南朝钟嵘《诗品》中“恐商周矣”即用此意。

三、扩展说明

商周时期(含西周、东周)是中国青铜文明高峰,也是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关键阶段。若需了解具体历史事件(如牧野之战、盘庚迁殷),可查阅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商周》的意思

《商周》是指商朝和周朝两个历史时期的合称。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以王朝制度为基础的国家,它的统治中心是商丘,历时约500年。周朝是商朝的后继者,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长久的一个王朝,分为西周和东周,共历时约800年。

拆分部首和笔画

《商周》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商"字的部首是"亠",笔画数为6;"周"字的部首是"口",笔画数为6。

来源

《商周》这个词是由两个汉字组合而成的。在历史上,商朝是中国最早的一个大一统王朝,而周朝是商朝的后继者。因此,《商周》这个词就用来表示商朝和周朝两个历史时期的合称。

繁体

《商周》的繁体字形分别是"商"和"週"。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商"字的写法可能与现代稍有不同,但整体结构基本一致。"周"字的古代写法较为复杂,其上方多有附加的笔画。

例句

1. 我们正在研究《商周》时期的历史文化。

2. 这部电影展现了《商周》两个时期的社会风貌。

组词

商人、商贸、商店、商量等

近义词

周商、商代周朝

反义词

商周以外的历史时期,如春秋战国、秦代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