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送军粮。《孙子·作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后汉书·王符传》:“或转请邻里,馈粮应对。”《三国演义》第九九回:“千里馈粮,士有飢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餽糧:1.运送粮食。餽,通“ 馈 ”。《史记·平準书》:“中国缮道餽粮,远者三千,近者千餘里,皆仰给大农。”《汉书·韩信传》:“臣闻千里餽粮,士有飢色。”
(2).粮响。 唐 吕温 《诸葛武侯庙记》:“或曰餽粮不继,则筑室反耕有成算矣。”
“馈粮”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释:
运送粮食(尤指军粮)
“馈”通“馈”,指运输、供给。例如《孙子·作战》提到“千里馈粮”,指远距离运送军粮以保证军队供给。
例: 《史记·平准书》记载“中国缮道馈粮,远者三千,近者千余里”,描述长途运输粮草的困难。
粮饷
指军队所需的粮食和物资。如唐代吕温《诸葛武侯庙记》提到“馈粮不继”会导致军事行动受阻。
经典引用
相关成语
“千里馈粮,士有饥色”(形容长距离运输粮草导致士兵困苦),出自《汉书·韩信传》。
“馈粮”在古代多用于军事语境,既指粮草运输的过程,也指粮草本身。其核心是强调后勤保障对战争的重要性。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孙子兵法》或《史记》相关篇章。
《馈粮》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其意思是向人或动物提供食物,供养和满足其生活所需。
拆分部首和笔画:
《馈》这个字的部首是「饣」,它是「食物」的意思。它总共有9个笔画。
《粮》这个字的部首是「米」,它代表「稻谷」。它总共有10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
《馈粮》这个词组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常常用于形容国家或个人向需要帮助的他人提供食物和物资。
在繁体字中,「馈」字保留了简化字形式,而「粮」则保留了更传统的字形。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馈粮」的写法略有不同。古时候「馈」的形状并不完全一样,最早的写法是「飠彑」,后来发展为「饋」(饣+貴)。而「粮」的古文形式是「糧」。
例句:
1. 他们募集了大量的馈粮,向灾区居民提供帮助。
2. 过去的农村,常常需要依靠市区的输送来获得馈粮。
组词:
馈赠、馈送、馈赋、粮食、粮田、粮油、粮仓等。
近义词:
供养、供应、养活、滋养。
反义词:
饥饿、缺乏、匮乏。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