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断织之诫的意思、断织之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断织之诫的解释

孟子的母亲用割断织布机上的纱,使机上的纱不能成布的损失来告诫中途放弃学业的儿子。后用这个故事告诫中途辍学的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断织之诫"是源自中国古代教育典故的成语,指通过果断的行动来警示、劝勉他人改正错误。其核心内涵包含两个层面:

一、字面本义 "断"指剪断,"织"指织布机上的丝线,《说文解字》释"断"为"截也",《玉篇》释"织"为"作布帛之总名"。成语通过具象的断织动作,象征教育者以决绝方式警醒受教者。

二、历史典故 该典故最早见于汉代刘向《列女传·母仪传》。记载孟母为教育逃学的孟子,当着他的面割断织布机上的经线,以此比喻"废学若断斯织",说明半途而废将前功尽弃的道理。此事件后被范晔收录于《后汉书·列女传》,成为儒家教育思想的经典案例。

三、现代引申 在现代汉语使用中,"断织之诫"延伸为通过强烈警示手段达到教育目的的行为准则,常用于强调教育过程中及时纠正错误的重要性。其精神内核与《礼记·学记》"禁于未发之谓豫"的教育理念一脉相承,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防微杜渐"的育人智慧。

主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2. 汉典网(www.zdic.net)成语释义数据库
  3.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ctext.org)《列女传》原典
  4. 中华书局点校本《后汉书》

网络扩展解释

“断织之诫”是一个源自孟母教子故事的成语,其核心含义是通过中断重要事物来警示他人坚持目标,不可半途而废。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出处与典故
    出自汉代刘向《列女传·母仪传》。故事讲述孟子年少时逃学回家,母亲正在织布,见状割断织机上的纱线,以此比喻学业中断如同布匹损毁,无法成材。孟子因此领悟到坚持的重要性,从此发奋学习。

  2. 字面与比喻义

    • 字面:割断织布机上的纱线(断织)作为告诫(诫)。
    • 引申:用直观的损失警示中途放弃的后果,强调持之以恒的重要性。现代常用于教育、工作等场景,提醒人珍惜时间与资源,避免半途而废。
  3. 成语结构与用法

    • 结构:偏正式成语,中性色彩,多用于书面语境。
    • 示例:家长可用“断织之诫”教育子女坚持学业;职场中也可比喻为及时止损,调整方向。
  4. 相关扩展
    该典故与“孟母三迁”同为体现古代教育智慧的经典,反映了环境与行为示范对成长的影响。此外,成语中的“诫”强调以行动代替说教,更具感染力。

总结来看,“断织之诫”通过历史典故传递了深刻的教育理念,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别人正在浏览...

白桵别将鼈壳扇兵强则灭播出博名参官残犷抄截称薪而爨驰猎齿稚刺齿丛萃大祭答腊倒大来大煞风景等边三角形垫圈兑悦钝响风雩宫库公私要速苟敬孤櫂合丹毁面魂气焦苦径致金盏九孔针巨黍剧作家蓝袍料应陵气隆夸密拶拶谋食木鱼书品次皮裘披翫乾风乔清秀散卓笔烧眼事干耍坛子耍威风诵斥堂鼓韬光养晦殄废天气铜驼荆棘邪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