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贫苦的山野生活。 清 魏源 《武林纪游十首呈钱伊庵居士》诗之八:“非避城市喧,非逐枯寒乐,水云幽絶处,中有古魂託。”
“枯寒”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指贫苦的山野生活”,常用于文学或书面语境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清代诗人魏源在《武林纪游十首呈钱伊庵居士》中写道:
“非避城市喧,非逐枯寒乐,水云幽絶处,中有古魂託。”
此处“枯寒”既指远离尘嚣的山野环境,也暗含对这种清贫生活的选择与寄托。
部分词典(如《汉语大词典》)强调其“山野生活”的限定性,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例如,可形容隐士甘于淡泊,也可暗含对艰苦环境的无奈。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沪江在线词典等来源。
《枯寒》是一个形容词,用来描述极度冷寒、干燥的环境或气候,指寒冷而又干燥的状态。
《枯寒》的部首是「木」,由「木」这个部首构成。
《枯寒》的笔画数为8画。
《枯寒》一词是汉语词汇,源于古汉语,后来在唐代演变而来。
繁体写法为「枯寒」。
古代汉字中,《枯寒》的写法可能会有所变化,例如在小篆、隶书等不同的字体中,字形可能有所不同。
1. 冬天的北方地区通常非常枯寒,人们需要穿厚衣服和保暖物品。
2. 我们散步的时候,感受到了枯寒的寒风,冻得直哆嗦。
1. 树枯寒
2. 枯寒的寒风
3. 枯寒的天气
4. 枯寒的土地
5. 枯寒的冬夜
1. 凛冽
2. 寒冷
3. 酷寒
4. 冰冷
5. 严寒
1. 温暖
2. 炎热
3. 暖和
4. 舒适
5. 宜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