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遣使纳款。《南齐书·王融传》:“陛下务存遵养,不时侮亡,许其膜拜之诚,纳裘之賮。况復愿同文轨,儻见款遣,思奉声教,方致猜拒。”
“款遣”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kuǎn qiǎn,其核心含义为“遣使纳款”,即派遣使者表示归顺或投降。以下是详细解释:
“款遣”属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较少,需结合具体历史语境理解。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南齐书》等原始文献。
款遣是一个汉字词语,包含了“款”和“遣”两个字。下面将对这两个字分别进行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进行介绍。
款字的拆分部首为日月,总共由5笔构成。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甲骨文,古时写作“䒑”。在繁体字中,款字保留了甲骨文的写法,相对较简洁。
例句:他以款待客人而获得了好评。
组词:款待、款式、款项等。
近义词:款待、招待、接待等。
反义词:吝啬、冷漠、怠慢等。
遣字的拆分部首为辶(走),左右部分为前后之意,总共由13笔构成。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金文,古时写作“遣”。在繁体字中,遣字在形状上较为复杂。
例句:他决定遣散那些不称职的员工。
组词:遣散、遣返、遣失等。
近义词:解雇、赶走、辞退等。
反义词:留用、聘用、任用等。
款遣分别指款待和遣散的意思。款指接待、款待客人,表示热情好客;遣指解雇、辞退、赶走等,表示远离或离开。这两个词在使用时常用于与人的关系和对待上的差异。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