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诔德的意思、诔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诔德的解释

谓累述并表彰死者的德行。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序:“何用誄德?表之素旗;何以赠终?哀以送之。” 晋 潘岳 《杨荆州诔》:“圣王嗟悼,宠赠衾襚。誄德策勋,考终定謚。”《宋书·后妃传·文帝袁皇后》:“乃命史臣,誄德述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诔德"是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向一种特定的文体及其功能。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一、 词义解析 "诔"字本义为累列死者生时德行,即叙述死者生平事迹并予以表彰。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诔,谥也。从言,耒声。累列生时行迹,读之以作谥者。"(来源:许慎《说文解字》) "德"指品行、功业,尤指高尚的操守与贡献。 故"诔德"合指:通过诔文这种特定文体,累述并颂扬逝者的德行与功绩。

二、 文体特征与功能 诔文是中国古代哀祭类文体的一种,主要用于:

  1. 述行表哀:系统追述逝者生平重要事迹,尤其突出其品德操守(德)、功勋成就(功),表达哀悼之情。南朝刘勰《文心雕龙·诔碑》云:"诔者,累也;累其德行,旌之不朽也。"(来源:刘勰《文心雕龙》)
  2. 定谥依据:古代为地位较高者(如君主、贵族、官员)拟定谥号时,常以诔文所陈述的德行为重要参考。《礼记·曾子问》郑玄注:"诔,累也,累列生时行迹,读之以作谥。"(来源:《礼记》郑玄注)
  3. 礼仪载体:在丧葬仪式中宣读,是古代丧礼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行文规范 传统诔文具有固定格式:

总结 "诔德"指通过撰写诔文这一特定文体,累述并彰扬逝者的生平德行与功绩,其核心功能在于"累列德行,以彰不朽",兼具述哀、颂德、定谥及礼仪功用,是古代中国丧葬文化与礼仪制度的重要体现。

网络扩展解释

“诔德”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lěi dé,其核心含义是通过叙述和总结的方式表彰逝者的德行。具体解析如下:

  1. 词义拆解

    • 诔:本指古代哀祭文体的一种,主要用于追述死者生平事迹并表达哀悼之情,常见于丧葬仪式。
    • 德:指品德、德行,强调逝者的道德修养或功绩。
      组合后,“诔德”即通过撰写诔文来称颂逝者的美德。
  2. 使用场景
    该词多用于书面语境,尤其是传统礼仪或历史文献中,例如在葬礼、墓志铭或纪念性文章中,以表达对逝者的敬意与追思。

  3. 补充说明
    “诔”作为文体起源于周代,最初由贵族阶层使用,后来逐渐扩展到士人群体。因此,“诔德”不仅是对个人的褒扬,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道德典范的重视。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词在具体句子中的应用,可参考来源中的造句示例。

别人正在浏览...

安公子白铁树不形漕仓侧巴楞凑热闹典边地龙惰性气体饿鬼放气烦酷发松丰饩锋燹浮苍古香缎还报毫眉画刺胡氛脚指头解差静恭樛盘畸异渴涸科甲崆巄狂飈宽韵枯颗略定龙胆鲁叟冒浊幪幪剽薄迁寂凄曼青豆轻丧容贷蠕虫闰征沙参首丘之情疏节四至八到泰坛通患畏葸文僚喔咿儒睨吴生体闲宫宵会逍遥自得下湿谐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