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言诗的意思、三言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言诗的解释

旧诗体的一种。以三字为句,故名。 清 赵翼 《陔馀丛考·三言诗》:“三言诗,《金玉诗话》谓起於 高贵乡公 。然 汉 《安世房中歌》‘丰草葽’及‘雷震震’二章,《郊祀歌》之‘练时日’、‘太乙貺’、‘天马徠’等章,已创其体,则不始於 魏 末矣。 刘勰 又引《喜起歌》为三言之首,而谓诗之有三、五言,多成於 西汉 ,盖《国风》:‘山有榛’、‘隰有苓’,《周颂》:‘绥万邦’、‘屡丰年’之类。古诗中原有此句法,特 汉 初以之为全篇,遂成此三言之一体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三言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全篇每句由三个字构成的诗体。其特点在于句式简短、节奏明快,语言凝练且富有韵律感。以下从五个角度解析该诗体的核心内涵:

  1. 起源考证

    三言诗最早可追溯至上古民谣,《吴越春秋》记载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被视为现存最早的三言诗雏形。这类短章与劳动号子、祭祀祝辞关系密切,体现了先民「二言基础,三言延展」的语言发展规律(来源:《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2. 结构特征

    每句严格限定三字,形成「2+1」或「1+2」的音节组合。如汉代《郊祀歌》「练时日,侯有望」通过单双字错落产生跳跃感,这种「短促—顿挫」的节奏对后世词牌中三字句的运用产生深远影响(来源:《中国古代诗歌体裁概论》)。

  3. 功能演变

    先秦时期多用于仪式祝祷,汉代发展为童蒙识字教材,如史游《急就篇》「宋延年,郑子方」等三言韵语。唐宋以后逐渐与杂言诗融合,如李白《三五七言》中「秋风清,秋月明」的起句(来源:《中国文学发展史》)。

  4. 代表作品解析

    除《弹歌》外,《诗经·周颂》中「绥万邦,屡丰年」等祭祀短章,以及汉乐府《练时日》《天马歌》等均属典型三言体。这类作品多承载宗教、政治功能,与民间歌谣的即兴创作形成雅俗分野(来源:《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5. 文体价值

    三言诗作为「中国最短古诗体」,填补了二言诗向四言诗过渡的形态空白。其紧凑结构对后世三字经体、宝卷偈语、戏曲唱词等通俗文学产生范式影响,尤其在强化汉语单字表意功能方面具有语言学价值(来源:《中国诗学通论》)。

网络扩展解释

三言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其核心特征为每句由三个字构成,整体风格简洁凝练。以下从定义、起源、特点及代表作品等方面进行综合解析:

1. 定义与基本特征
三言诗属于旧诗体的一种,以三字为一句,全篇通常由多句组成,语言高度精炼,注重通过简短文字传达深刻意境或情感。例如汉代《安世房中歌》中的“丰草葽”等句,即体现了这一特点。

2. 历史起源与发展

3. 代表作品举例
据文献记载,三言诗代表作包括:

4. 文学价值
三言诗通过极简语言实现“以少总多”的表达效果,对后世绝句、小令等短文体裁的发展具有启发意义。其创作理念强调“文约意丰”,与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传统一脉相承。

如需更完整的作品列表或历史考证细节,可查阅《陔馀丛考》《文章流别论》等典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拔禾标舵裁革蚕丛路傪酢锄治聪慧萃集德令洞荡咄啐放良燔黍捭豚凤凰来仪抚安钢锯坏死怀谖荒张卉翕胡噜笄冠惊绣跻险浚照阑殚牢利拉谈冷锅里爆豆丽樵免祸楠榴内屏咆哱贫舍蒲陶酒窃钩轻言认透三壶折铛神差鬼使沈忌沈静寡言侁仕师姥狩地守御属笔束甲束取数蓍四味木腾糅犆牲田七玩轻未第贤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