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遣使納款。《南齊書·王融傳》:“陛下務存遵養,不時侮亡,許其膜拜之誠,納裘之賮。況復願同文軌,儻見款遣,思奉聲教,方緻猜拒。”
“款遣”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kuǎn qiǎn,其核心含義為“遣使納款”,即派遣使者表示歸順或投降。以下是詳細解釋:
“款遣”屬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較少,需結合具體曆史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南齊書》等原始文獻。
款遣是一個漢字詞語,包含了“款”和“遣”兩個字。下面将對這兩個字分别進行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介紹。
款字的拆分部首為日月,總共由5筆構成。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甲骨文,古時寫作“䒑”。在繁體字中,款字保留了甲骨文的寫法,相對較簡潔。
例句:他以款待客人而獲得了好評。
組詞:款待、款式、款項等。
近義詞:款待、招待、接待等。
反義詞:吝啬、冷漠、怠慢等。
遣字的拆分部首為辶(走),左右部分為前後之意,總共由13筆構成。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金文,古時寫作“遣”。在繁體字中,遣字在形狀上較為複雜。
例句:他決定遣散那些不稱職的員工。
組詞:遣散、遣返、遣失等。
近義詞:解雇、趕走、辭退等。
反義詞:留用、聘用、任用等。
款遣分别指款待和遣散的意思。款指接待、款待客人,表示熱情好客;遣指解雇、辭退、趕走等,表示遠離或離開。這兩個詞在使用時常用于與人的關系和對待上的差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