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孔墨的意思、孔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孔墨的解释

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与 墨 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 的并称。亦指儒 墨 二派。《韩非子·显学》:“ 孔 墨 之后,儒分为八, 墨 离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谓真 孔 墨 。 孔 墨 不可復生,将谁使定世之学乎?” 汉 桓宽 《盐铁论·相刺》:“今文学言治则称 尧 舜 ,道行则言 孔 墨 ,授之政则不达。”《梁书·本纪总论》:“慕名好事,崇尚浮华,抑扬 孔 墨 ,流连 释 老 。” 唐 韩愈 《读<墨子>》:“ 孔子 必用 墨子 , 墨子 必用 孔子 ,不相用,不足为 孔 墨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孔墨”是汉语中对春秋战国时期两位重要思想家的合称,具体指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孔丘)与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墨翟)。该词最早见于《韩非子·显学》,文中将“儒”“墨”并列为“世之显学”,后世以“孔墨”代指两大思想体系的核心代表人物。

1.词源与基本释义

“孔”即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主张“仁”“礼”为核心的伦理体系;“墨”即墨子(约公元前468年-前376年),名翟,提倡“兼爱”“非攻”的平等思想。两者并称体现儒墨两家在先秦时期的学术影响力,如《汉书·艺文志》记载“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说明其学派分化对思想史的深远影响。

2.历史背景与学术对立

孔子与墨子的学说形成于周代礼崩乐坏、诸侯征战的背景下。儒家强调等级秩序与道德教化,墨家则主张实用主义与平民利益。例如《孟子·滕文公》提到“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可见战国时墨家与儒家并立为显学,而《墨子·非儒》篇直接批判儒家主张,反映两派思想交锋。

3.后世评价与文化意义

汉代以降,儒家成为官方正统,墨家逐渐式微,但“孔墨”并称仍作为思想史的重要符号。清代学者孙诒让在《墨子间诂》中评价“孔墨皆仁人”,肯定两者对社会治理的关切。现代学者如梁启超在《先秦政治思想史》中指出,孔墨分别代表“贵族伦理”与“平民哲学”的路径差异。

网络扩展解释

“孔墨”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与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的合称,也代指儒、墨两大思想流派。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

“孔墨”一词最早见于《韩非子·显学》,其中提到“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指孔子和墨子作为两大显学的代表人物,其学派在后世分化演变。该词既指两位思想家本人,也涵盖其创立的儒家和墨家思想体系。

2.学派对比

3.历史地位

4.文化影响

如需进一步了解孔子或墨子的具体思想,可参考相关历史文献或哲学研究著作。

别人正在浏览...

鞍子局鳌图傍纽变惑避雷针不知香臭藏畜参评陈货伧气痴顽储隶麤物斗煎锻砺恩霈发语词妇闾服臆虾蟆给事皡天罔极镮钮皎质家生婢戟吏惊惶失色金鸡勒课本蜡捻麦克风买憔悴忙中有失面势蹑失钤辖岂独窃桃乞士三长两短三登山堂香水蜃景试判时嫌衰乱耍坛子殊方异域说骖颂灵算作听而不闻挺质土头闻妇五斗禄无胫而至相墓术享帚阋蹏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