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遇坎而止,乘流则行。比喻依据环境的逆顺确定进退行止。语本《汉书·贾谊传》:“寥廓忽荒,与道翱翔。乘流则逝,得坎则止。” 颜师古 注:“ 孟康 曰:‘《易》坎为险,遇险难而止也。’ 张晏 曰:‘谓夷易则仕,险难则隐也。’” 宋 张榘 《金缕曲·次韵拙逸刘直孺见寄言志》词:“坎止流行元无定,敢一朝、挨却尘泥迹,且賸把、锦云织。”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二:“不能乐天知命,坎止流行,与万物同始终,亦其学之不至也。” 清 顾炎武 《复张廷尉书》:“既荷白驹之赋远道相詒,坎止流行,元无固必。”
“坎止流行”是一个源自《汉书·贾谊传》的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总结如下:
出自《汉书·贾谊传》:“乘流则逝,得坎则止”,颜师古注解引用孟康和张晏的观点:
该成语与“随遇而安”“通权达变”等词义近,但更强调对客观环境的主动适应,而非被动接受。需结合语境区分其与单纯“隐退”或“进取”的差异。
如需进一步了解典籍原文或历代用例,可参考《汉书》及宋代诗词相关注解。
坎止流行是一个成语,意思是阻止、遏制一种不好的、不符合公众利益的现象或行为。
坎止流行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土、心、水,分别位于左、上、右位置。它的总笔画数是11画。
《坎止流行》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历史。其中,“坎”意为土壤的阻隔,指事物无法继续向前发展;“止”表示阻止、制止;“流行”表示不良现象的蔓延。综合起来,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要阻止不良现象的蔓延。
《坎止流行》的繁体字为「堪止流行」。
在古时候,「坎止流行」的汉字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一种常见的古代写法是「崁止流行」,其中的「崁」意为位于高处的山丘,也可以表示阻隔、遏制。
1.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坎止流行非法集会。
2. 针对新发现的病毒,科学家正在努力寻找方法坎止流行。
组词:坎坷、坎儿、流行病
近义词:制止、阻止、遏制
反义词:放行、传播、流行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