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开寤的意思、开寤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开寤的解释

(1).觉醒;醒悟。 汉 东方朔 《七谏·沉江》:“不开寤而难导兮,不别横之与纵。” 汉 班固 《典引》:“即召臣入问:‘本闻此论非耶?将见问意开寤耶?’臣具对素闻知状。”

(2).使醒悟。 明 张居正 《答上师相徐存斋书》之二:“每欲候一旦之会,开寤明主。送 姬旦 於 周 郊,起 潞公 於 洛 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开寤(kāi wù)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字源和典籍用例中解析:

  1. 字义分解

    • 开:本义为“启门”,引申为“开启”“通达”。《说文解字》释:“开,张也。”
    • 寤:本义指“睡醒”,《说文》注:“寤,觉而有言曰寤。”引申为“觉悟”“醒悟”。

      二字结合,开寤指通过启发使人醒悟或通达事理,强调从蒙昧到觉醒的认知转变。

  2. 典籍用例

    • 《史记·商君列传》载:“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后评“公叔痤知其贤,未及进。会痤病,魏惠王亲往问病……痤曰:‘痤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嘿然。王且去,痤屏人言曰:‘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此段暗含“开寤”之意,即通过进言使君主醒悟。来源:《史记》卷六十八。
    • 《汉书·董仲舒传》云:“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皆积善累德之效也。”董仲舒以天人感应之说开寤武帝,强调德行与天命的关系。来源:《汉书》卷五十六。
  3. 引申内涵

    开寤常用于描述教化、劝谏等使人明理的过程,如《后汉书·班彪传》称“(班彪)以通儒上才,倾侧危乱之间,行不踰方,言不失正,仕不急进,贞不违人,敷文华以纬国典,守贱薄而无闷容。何其守道恬淡之笃也!”其中“敷文华”即含开寤世人之意。

开寤的核心义为启发蒙昧使之觉悟,属古代思想教化范畴的典型用词。

网络扩展解释

“开寤”是一个由“开”和“寤”组成的复合词,其含义需结合两字的本义及引申义理解:

  1. “开”的释义():

    • 核心意义为启、张,如“开启”“开化”;
    • 引申为通导、启发,如“开导”“开窍”;
    • 另有起始、发展之意,如“开始”“开拓”。
  2. “寤”的释义:

    • 本义指睡醒,如《诗经·关雎》“寤寐求之”;
    • 引申为醒悟、觉醒,如“寤悟”表达对道理的领悟。
  3. “开寤”整体含义:

    • 字面可解为“开启醒悟”,即通过启发使人从蒙昧中觉醒;
    • 古籍中多指教化引导、使人明理,如《汉书·叙传》“开寤戍卒”指劝诫士卒觉悟;
    • 现代语境下更强调心理或思想上的豁然开朗,类似“顿悟”。

用法示例:
“老师的点拨让他开寤,终于理解了问题的本质。”(此处指思想上的启发与领悟)

此词属书面用语,日常使用较少,多见于强调思维突破或深层教化的语境。

别人正在浏览...

安全套布母繜长江三峡常心撤毁串合大朝觐当家子枋相飞飏丰上兑下干货船诰籙挂拉轨符龟缩撼天震地含珠和姑横草恨相知晩胡调降辇渐慢贱行井花水筋马鸡尸牛从鸡子儿拘教良食辽阳楼舰脔股麦冬慢吞吞明殿民用霓裳女丁疲于供命浅易起叩寝讹轻褊涉笔成趣石渠阁疏废太平梯踏破铁鞋无觅处,算来全不费工夫调控痛恨通透退言玩法嚣秽夏输胁谄心腹重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