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疏废的意思、疏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疏废的解释

亦作“疎废”。废弛。《诗·邶风·旄丘》“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 毛 传“兴也” 汉 郑玄 笺:“土气缓则葛生阔节。兴者,喻此时 卫 伯 不恤其职,故其臣於君事亦疏废也。” 汉 蔡邕 《上封事陈政要七事》:“臣自在宰府,及备朱衣,迎气五郊,而车驾稀出,四时至敬,屡委有司,虽有解除,犹为疎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疏废”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疏废”意为废弛、松懈,多指事务或职责的荒废。该词由“疏”(疏忽、疏远)与“废”(废弃、停止)组合而成,强调因疏忽或懈怠导致原有秩序或职责的荒废。


二、单字拆解

    • 本义为疏通、分散,引申为疏忽、疏远(如“疏于防范”“关系疏远”)。
    • 在“疏废”中侧重“疏忽、不重视”之意。
    • 指停止、废弃(如“半途而废”),或指制度、职责的荒废(如“政事废弛”)。
    • 在“疏废”中强调因疏忽导致的废止或荒废状态。

三、文献用例

  1. 《诗经·邶风·旄丘》笺注
    汉代郑玄注解时提到“卫伯不恤其职,故其臣於君事亦疏废也”,指臣子因君主失职而懈怠政务。

  2. 蔡邕《上封事陈政要七事》
    文中批评“车驾稀出”“屡委有司”等行为,称其为“疏废”,暗指礼仪制度的荒废。


四、综合释义

“疏废”多用于描述因疏忽或管理不善导致的制度、职责、事务的荒废,常见于古代政论或训诫类文本,如劝诫重视职责(“儒术勿疏废”)、批评政务懈怠等语境。

网络扩展解释二

疏废

「疏废」是一个汉字词语,由「疏」和「废」两个字组成。拆分部首为「疒」和「广」。其中,「疒」是一个部首,表示与疾病相关的字,「广」是一个部首,表示与广场、宽阔相关的字。

「疏」的拆分部首为「犬」和「又」,其中「犬」表示与狗相关的字,「又」是一个部首,表示与手相似的字。

「废」的拆分部首为「广」和「弃」,其中「广」表示与广场、宽阔相关的字,「弃」表示放弃。

「疏废」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汉语,意指疏忽、荒废、轻忽不顾。

在繁体字中,「疏废」的写法保持不变。

古时候,「疏废」这个词的汉字写法与现在相同。

以下是一些关于「疏废」的例句:

1. 他由于疏废工作而被上司批评了。

2. 学生们应该警惕疏废学习。

3. 对待生活,我们不能疏废,应该充实每一天。

一些与「疏废」相关的组词包括:

1. 懒散:指人行动不积极、不勤奋。

2. 放松:指松懈、不紧张。

3. 怠惰:指懒散、不勤奋。

与「疏废」相反的词是「勤劳」,指勤奋、刻苦努力。

综上所述,「疏废」是指疏忽、荒废、轻忽不顾的意思,由「疏」和「废」两个字组成。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在相同。一些与之相关的词有懒散、放松、怠惰,与之相反的词是勤劳。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