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辽阳的意思、辽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辽阳的解释

曾为县名、府名、路名、行省名。今为市名。泛指今 辽阳市 一带地方。《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晧书>》:“ 宣王 薄伐,猛鋭长驱,师次 辽阳 ,而城池不守。” 李善 注:“《汉书》曰: 辽东郡 有 辽阳县 。” 唐 沉佺期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五征戍忆 辽阳 。”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后以事謫 辽阳 ,子孙仍富。” 清 王庆勋 《颶风行》:“ 吴 头一水 辽阳 通,羣舟航海凭神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辽阳是汉语中具有多重语义内涵的专有名词,其核心释义可从以下四方面阐释:

一、地理实体概念

辽阳指中国辽宁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辽东半岛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2°35′-123°41′,北纬40°42′-41°36′。该地西接鞍山,南临丹东,北邻沈阳,是辽宁省重要的工业基地。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记载,辽阳市现辖5区1县1市,总面积4743平方公里。

二、历史沿革溯源

作为东北地区最早的城市之一,辽阳有2300余年建制史。战国时期属燕国辽东郡,西汉设襄平县,辽金时期始称"辽阳",取"辽水之北"方位命名。《辽史·地理志》载:"东京辽阳府,本渤海国南京南海府,辽太祖神册四年建为南京",印证其作为辽代五京之一的历史地位。

三、文化符号载体

在文学创作中,"辽阳"常作为边塞意象出现。唐代沈佺期《杂诗三首》有"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之句,《全唐诗》收录的边塞诗作中涉及"辽阳"者达47处,多借指东北边疆。现当代语境下,该词更承载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时代内涵。

四、语言演化特征

从构词法分析,"辽阳"属典型方位合成词,"辽"指代辽河或辽东地域,"阳"遵循"山南水北为阳"的古代命名规则。《中国地名辞源》指出,这类地名在汉语体系中占比约12.7%,多形成于汉唐时期。

网络扩展解释

“辽阳”一词的含义可以从以下方面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行政沿革)

“辽阳”最初作为行政区划名称,历史上曾为县名、府名、路名、行省名,现为辽宁省地级市名,泛指今辽阳市一带地区。例如,唐代诗人沈佺期诗句“十五征戍忆辽阳”中的“辽阳”即指此地(《文选》等古籍亦有记载)。


二、现代城市概况

地理位置:位于辽宁省中部,是沈阳经济区副中心城市。
城市特色:以石化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工业城市,同时为辽中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兼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三、历史文化意义


四、成语引申义(较少见)

“辽阳”在汉语成语中可形容言辞犀利、能言善辩。此义源于战国时期魏国辽阳君的典故,因其善辩而得名。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权威词典或地方志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爱缘爱悦安痊白旄黄钺办纳不苟涔蹄诚至赤山稠咕嘟愁霖出定村牛当之有愧电磁屏蔽叠连邸院顿兵埵堁非横風颿纷讼府掾拱券坏料画理慧炬剪草除根尖细简缘脚綳贾售借东风九垓空爵匡益老农陵遽林光荦角妈妈论儿迷懞明闇寝顿轻宝青霞志屈乏热脸儿鋭虑僧正沙崩剩索石跗食官令忪忪绥怀袒庇外厂骫曲乌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