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起叩的意思、起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起叩的解释

最敬重之大礼。先恭立,然后跪下,叩头;再立起,再跪下,叩头。《歧路灯》第十四回:“ 绍闻 吩咐 王中 ,开了正厅门。 娄朴 穿了襴衫,诣灵前起叩四拜…… 绍闻 陪着 娄朴 ,到了楼下。见了 王氏 ,行起叩礼, 王氏 不肯,受了半礼。”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汉语大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均未收录“起叩”作为独立词条。从汉字构词法分析,“起叩”属于动补式复合词,其中“起”为动作核心语素,“叩”为补充说明的语素。该词可作如下分层解析:

一、本义层面 “起”在甲骨文中象人从坐具起身之形(《说文解字》),本义指由坐卧转为站立;“叩”从卩从口,《说文》释作“击也”,指敲击动作。二字组合可引申为“起身叩击”,如《礼记·少仪》“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问日之早晏,以食具告,改居,则请退可也”郑玄注所述礼节动作。

二、引申义项

  1. 宗教仪轨:佛教《百丈清规》记载禅堂“起叩”指僧众集体起立叩钟的仪轨,现存福州鼓山涌泉寺仍保留此传统仪式
  2. 学术讨论:清代考据学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常用“起叩”指代对经典文本的层层诘问推敲,如“凡训诂之学,贵能起叩疑窦,剖判毫厘”

三、方言用例 闽南语保留“起叩”[khi-khàu]的读音,据《台湾闽南语常用词辞典》释义,可指:(1)敲门问事(2)引申为追问真相,如“伊逐工来阮兜起叩代志”

主要参考文献: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 宗赜《禅苑清规》中州古籍出版社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教育部《台湾闽南语常用词辞典》网络版

网络扩展解释

“起叩”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礼仪,用于表达极高的敬意,常见于祭祀、丧葬或尊长场合。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起叩”指行礼时先站立,后跪下叩头,再起立重复此动作的仪式。其核心在于“起—跪—叩”的循环,通常需完成两次完整的跪拜(即四拜),象征最高等级的礼节。

  2. 动作分解

    • 先站立以示恭敬;
    • 接着跪下并叩头(以头触地);
    • 起身后再重复一次“跪叩”动作。
      例如《歧路灯》中描述“起叩四拜”,即完成两跪两叩的循环。
  3. 使用场景
    多用于祭祀祖先、尊长丧礼或正式拜见场合。如清代小说《歧路灯》提到行礼者需穿正式襴衫,并在灵前行礼。宋代苏辙诗句“蛟龙遁水府,谁起叩天户”则借礼仪动作表达对天地的敬畏。

  4. 文化意义
    该礼仪体现了传统社会对“礼”的重视,通过身体动作强化尊卑秩序和情感表达,属于中华礼仪文化中“三跪九叩”的简化形式。

别人正在浏览...

逋峭参寥子察言观色茶子油彻底衬金触尘春和景明处议邨堡东堂梦翻复无常法师国能过日脚海话骇浪黄骢曲呼吼昏昏默默简便翦刀郊拜九天材料眷私拘闭蹶蹶军礼峻迁开花衣看钱狂闇轠席凉思蠡城鸾胶凤丝奴隶人品质岐峻穷戚栖屑圈定軥辀日禁揉磨时运不齐説知书裙悚讋缩衣节口叹慨天荒地老天怨同寮讬乘后车外展神经文成履嚣讟宵唤下乔迁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