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ivil;civilian;for civil use] 人民衣、食、住、行等方面所使用的
民用建筑
(1).民之器用。《国语·周语上》:“民用莫不震动,恪恭於农。” 韦昭 注:“用,谓田器也。” 汉 桓宽 《盐铁论·水旱》:“县官鼓铸铁器,大抵多为大器,务应员程,不给民用,民用钝弊,割草不痛。”
(2).民之财用。《国语·周语下》:“絶民用以实王府,犹塞川原而为潢污也,其竭也无日矣。” 汉 桓宽 《盐铁论·禁耕》:“山海者,财用之寳路也……寳路开则百姓赡而民用给,民用给则国富。”《后汉书·陈蕃传》:“纬象失度,阴阳谬序,稼用不成,民用不康。”
(3).人民生活所使用的。如:民用建筑;民用机场。
“民用”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指人民生活所使用的物品或设施,涵盖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例如“民用建筑”“民用机场”等()。
军用:指专为军事目的设计或使用的物品或设施()。
总结来看,“民用”从古代的生产工具、财用概念,逐渐发展为现代与军事相对的日常使用范畴,体现了语言随社会需求演变的特点。
《民用》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与民众有关、服务于民众的事物或事务。这个词源于汉语中的两个独立字词:民和用。
《民用》这个词的部首是亻(人字旁)和用(田字底部),它的总共有6个笔画。
《民用》这个词最早出现于《后汉书·太守·郝萌传》中。在繁体字中,《民用》保持相同的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对于《民用》,它的部首是亻(人字旁)和用(甲字旁),并且使用了不同的形体。然而,现代汉字写法对于《民用》较之古代写法有所简化和规范化。
1. 这是一家以研究和生产民用电器为主的公司。
2. 政府应该更加关注民用基础设施的建设。
《民用》可以组成以下词语:
1. 民用航空:指用于民众旅行和货物运输的航空器和相关服务。
2. 民用飞机:用于民众乘坐的飞行器。
3. 民用核电站:用于提供民众能源的核能发电站。
与《民用》意思相近的词语有:公用、普适。
与《民用》意思相反的词语有:军用、专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