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军谘的意思、军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军谘的解释

古军职名。相当于后世军队中的参议、参谋。《晋书·阮籍嵇康等传论》:“至於 嵇康 遗 巨源 之书, 阮氏 创先生之传,军諮散髮,吏部盗樽,岂以世疾名流,兹焉自垢?”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军谘(jūn zī)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语义色彩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古代军事事务中的咨询、谋划行为,亦代指参与军事决策的官职或机构。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该词可拆解为“军”与“谘”两部分,“军”指代军事领域,“谘”意为商议、征询,二字组合后特指与军事战略相关的协商活动。

从历史沿革看,军谘的职能可追溯至周代。据《周礼·夏官》记载,军队设“军正”一职,掌刑赏并参与战事谋议,可视作军谘职能的早期形态。至唐代,军谘祭酒成为正式官职,隶属元帅府,专司作战策略的制定与谏言。明清时期,军谘机构进一步系统化,如《明史·职官志》载有“五军都督府”下设咨议官,负责军事计划的审议。

该词在文献中的使用具有双重指向性:一是作为动词,表军事决策过程,如《宋史·兵志》载“凡征伐必先军谘于朝”;二是作为名词,指代参谋官职,例如清代“军谘府”为最高军事参谋机构,其长官称“军谘使”。值得注意的是,《左传·宣公十二年》中“军谘之曰”的记载,印证了该词在先秦时期已具备完整的语义体系。

文化内涵层面,军谘体现了古代“谋定而后动”的军事思想,与《孙子兵法》“上兵伐谋”的核心理念相呼应,反映出中华传统军事文化中重视集体智慧与战略规划的特质。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周礼注疏(中华书局)
  3. 明史(中华书局点校本)
  4. 宋史(中华书局点校本)
  5. 春秋左传注(杨伯峻编著)
  6. 孙子兵法新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军谘”是汉语中一个历史性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1. 古代军职名称
    指古代军队中的参谋或参议官职,负责为军事决策提供建议。该职位类似于后世的参谋部成员,常见于史书记载,例如《晋书》提到“军諮散髮”,表明其职能与军事策略咨询相关()。

  2. 军事咨询行为
    作为动词使用时,表示在军事领域向他人征求意见或商讨策略。例如《紫钗记》中提到的“军咨”即指军中参谋的咨询活动()。

词义演变:
该词早期多指具体官职(如魏晋时期),后逐渐扩展为泛指军事策略的讨论。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主要用于历史文献或特定语境。

补充说明:
部分文献中“军咨”与“军谘”为通假关系,两者含义一致()。如需进一步考证具体历史案例,可参考《晋书》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暗黪摆舵薄持兵谋长谈刬骡子朝簿厅疮疠除暴安良醇酒美人蹈绳电报局斗纷饭铺发摘鲋子瑰绝规绳矩墨孤经绝句海洋性气候琀玉衡石程书红丝将门虎子见喜教无常师家长里短烬灭忌前集通铁路季羡林科范客遇狼疾累仍敛祸路风南贩北贾弄破浓郁破冢书牵红线浅见薄识色喜设戟圣断慎始审谕设算食墨疏籁梯陛听话儿讬避玩弛五湖四海武经小减小老婆小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