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蹈绳的意思、蹈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蹈绳的解释

遵守规矩。 汉 王充 《论衡·状留》:“遵礼蹈绳,修身守节。” 明 汤显祖 《新建汀州府儒学记》:“故 宋 之君子醇正详雅,履规蹈绳。”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蹈绳

释义:指遵循法度、规矩,行为正直严谨。原指行走于绳索之上,需保持平衡与谨慎,后引申为恪守规范、不逾矩的处世态度。

详细解析

  1. 字义溯源

    • 蹈:本义为踩踏、遵循,如“循规蹈矩”;
    • 绳:指绳索,引申为准则、法度(如“绳墨”代木工画直线的工具,比喻标准)。

      合成词“蹈绳”即“如履绳索般谨慎守法”,强调行为需符合规范。

  2. 古籍例证

    战国《荀子·儒效》载:“行绳墨而不颇”,后演化为“蹈绳”一词,形容君子言行正直,如行走于绳上需持中守正。来源:《荀子》(中华书局点校本)。

  3. 权威词典释义

    《汉语大词典》释为:“践履绳墨。比喻正直而守法度。”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蹈”字条目)。

  4. 文化内涵

    古代“绳”象征社会伦理与法律准绳,“蹈绳”体现儒家“克己复礼”的思想,要求个体以自律维护秩序,如《礼记》所言“礼者,天地之序也”。

现代用法

今多用于形容人恪守原则、作风端正,常见于评价品行或学术规范,如:“其治学蹈绳,一丝不苟。”

同义词:循规蹈矩、守正不阿

反义词:离经叛道、恣意妄为

参考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蹈绳”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释

“蹈绳”意为遵守规矩,强调行为上严格遵循既定准则或礼法。该词多见于古代文献,现代使用较少。


文献出处与例句

  1. 汉代王充《论衡·状留》:
    “遵礼蹈绳,修身守节。”
    此句形容人依循礼法、自我约束以保持节操。

  2. 明代汤显祖《新建汀州府儒学记》:
    “故宋之君子醇正详雅,履规蹈绳。”
    指宋代文人品行端正,恪守规范。


用法与语境


“蹈绳”是古典汉语中表达“遵守规矩”的书面用语,通过文献例句可见其多用于描述品德修养或社会规范。如需进一步了解近义词、反义词或具体用法,可参考古籍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百常标持並立闭淫采兰参候惭愧蝉啼鉏龃唇三口四从子电钮对阵風舉雲摇蚹行概尚寡凫单鹄光量蛊术鼓行黄天荡之战歡乐江汀谏章机干机徽记里堆井然有条九宸救过不暇窭薮开津来路不明拦劫厉祟罗衾鹿园免粟觅活民天挠败泥鳅脊爬梳剔抉前生恰适弃力容人三等奢逸实测霜烟束发冠琐散天黥透明纸驼鸡拖空子瓦房畏恶苇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