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均礼的意思、均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均礼的解释

行对等之礼。《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元年》:“ 牧 ( 奚牧 )与 东秦 主 兴 书称‘顿首’,与之均礼。 兴 怒。”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均礼”是汉语复合词,由“均”与“礼”构成。根据《汉语大词典》(第2版)释义,“均”指均衡、平等,“礼”指礼仪规范。组合后,“均礼”可作两种理解:

一、动词性用法

指在礼仪施行中保持均衡。如《礼记·曲礼》郑玄注“礼者,体也”中延伸的礼仪平衡观,要求对不同身份者行对应礼节,既不过度亦不缺失,体现“礼有等差而持中道”的儒家思想。

二、名词性用法

特指平等的礼仪规格。明代《礼部志稿》记载藩王觐见时“赐均礼”,指按统一标准执行接待礼仪,消除等级差异带来的礼制偏差。

该词现代多用于历史文献研究,如北京大学《中国古代礼制研究》中分析春秋会盟制度时,强调“均礼”是诸侯国间消除尊卑隔阂的外交手段。

网络扩展解释

“均礼”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均礼”指行对等之礼,即双方在礼仪交往中保持平等地位,不因身份差异而区别对待。这一概念强调礼节上的平衡与相互尊重。

出处与实例

该词出自《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元年》的记载:

“牧(奚牧)与东秦主兴书称‘顿首’,与之均礼。兴怒。”
此处奚牧在书信中对东秦主使用“顿首”一词,试图以平等礼节相待,却引发对方不满,反映了古代等级制度下“均礼”的实际矛盾。

字义分解

应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古代外交、书信或人际交往中打破尊卑差异的礼仪行为,如宋代葛胜仲诗句“客至阙均礼,呼儿办瓜茶”即体现了主客间的平等对待。

补充说明

“均礼”在古籍中常与等级制度冲突,如《资治通鉴》案例所示,实际执行时可能引发矛盾。这一词汇现多用于历史或文学研究领域。

别人正在浏览...

白洋洋奔遯鞭牛秉钧衡不厌超超玄箸茶托趁节侈饰吃文穿綳代迁当昼道穿东掖多头告行观目刮平含孕闳豁皇妃加日积非成是计分鸡肤禁住九贡阄戏礼律灵兆龙威燕颔鸾液陆程马不停蹄绵糖齧臂之好逆迹拟疏弄唇吻硼砂青城客情巧亲翁全托呿嗟攘袂扼腕山呼海啸升降申威时康嗣爵素里铁鸟外像为好成歉文则现款贤僚闲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