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均禮的意思、均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均禮的解釋

行對等之禮。《資治通鑒·晉安帝隆安元年》:“ 牧 ( 奚牧 )與 東秦 主 興 書稱‘頓首’,與之均禮。 興 怒。”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均禮”是漢語複合詞,由“均”與“禮”構成。根據《漢語大詞典》(第2版)釋義,“均”指均衡、平等,“禮”指禮儀規範。組合後,“均禮”可作兩種理解:

一、動詞性用法

指在禮儀施行中保持均衡。如《禮記·曲禮》鄭玄注“禮者,體也”中延伸的禮儀平衡觀,要求對不同身份者行對應禮節,既不過度亦不缺失,體現“禮有等差而持中道”的儒家思想。

二、名詞性用法

特指平等的禮儀規格。明代《禮部志稿》記載藩王觐見時“賜均禮”,指按統一标準執行接待禮儀,消除等級差異帶來的禮制偏差。

該詞現代多用于曆史文獻研究,如北京大學《中國古代禮制研究》中分析春秋會盟制度時,強調“均禮”是諸侯國間消除尊卑隔閡的外交手段。

網絡擴展解釋

“均禮”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含義

“均禮”指行對等之禮,即雙方在禮儀交往中保持平等地位,不因身份差異而區别對待。這一概念強調禮節上的平衡與相互尊重。

出處與實例

該詞出自《資治通鑒·晉安帝隆安元年》的記載:

“牧(奚牧)與東秦主興書稱‘頓首’,與之均禮。興怒。”
此處奚牧在書信中對東秦主使用“頓首”一詞,試圖以平等禮節相待,卻引發對方不滿,反映了古代等級制度下“均禮”的實際矛盾。

字義分解

應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古代外交、書信或人際交往中打破尊卑差異的禮儀行為,如宋代葛勝仲詩句“客至阙均禮,呼兒辦瓜茶”即體現了主客間的平等對待。

補充說明

“均禮”在古籍中常與等級制度沖突,如《資治通鑒》案例所示,實際執行時可能引發矛盾。這一詞彙現多用于曆史或文學研究領域。

别人正在浏覽...

擺撼八角蓮邊營兵匠不識高低猜解蔡倫倡伎敞篷車朝假淡生涯钿塗雕文織采頓即頓開茅塞發厥蕃渥诽訿恭奴宮奚鬼水孩笑寒鷗約河漢橋黑膠綢蹇歰精強力壯赆助忌器疾聲厲色迹索倦勞浚決克愛克威量杯寥寥可數六沉鎗龍潤鸾飄鳳泊眉腳鳴角俳長蹼蹬前臂千古絶唱謙志窮素奇恣柔暖如荼如火飒剌剌掃雷韶齒少惡石榴紅首術書畫卯酉寤言細大不逾信而有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