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独特不凡。2.全然不同。
1.独特不凡。《汉书·游侠传序》:“观其温良泛爱,振穷周急,谦退不伐,亦皆有絶异之姿。”《北齐书·安德王延宗传》:“﹝ 延宗 ﹞气力絶异,驰骋行阵,劲捷若飞。” 清 姚鼐 《宁国府重修北楼记》:“佳山水名絶著……四海之内可百餘区,虽其所以称盛之故,大体畧同,而其间各负絶异之境,非人意度所至。”
2.全然不同。 宋 叶适 《张令人墓志铭》:“夫人父兄皆儒先生,自幼陶染诗礼间事,絶异於他女。”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且以 印度 情状,比之 中国 ,则固有絶异者。”
“絶异”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较少,主要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独特不凡
指事物或人具有超越寻常的特质。例如《汉书·游侠传序》用“絶异之姿”形容谦逊仁义的品格;《北齐书》以“气力絶异”描述安德王延宗的勇猛。此义项中,“绝”取“独特、极致”之意。
全然不同
强调事物之间的根本性差异。如章炳麟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中对比中印国情时,用“絶异”突出两者的区别。此处“绝”引申为“完全、彻底”。
建议需要深入理解时,可结合《汉书》《北齐书》等古籍原文,或参考权威古汉语词典。
《絶异》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事物的特殊、独特、非常不寻常。
絶异的部首是糸(mì)。
絶异的笔画数为12画。
絶异源自于古代汉语,是由“絶”和“异”两个字组成的。
“絶”表示断绝、切断,而“异”表示不同、特别。
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絶异”这个词,意为事物与众不同,非常特殊。
絶异在繁体字中写作“絕異”。
在古代,絶异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以下是一种古时候的写法:
1. 这个故事的结局非常絶异,出乎意料。
2. 他的才能与众不同,真是絶异的人才。
3. 这个地方的风景非常絶异,美得令人难以置信。
1. 絶对:完全、绝对不可改变的。
2. 絶顶:达到最高点,非常出众。
3. 絶妙:极其巧妙、独特。
1. 特殊:与众不同、独特。
2. 异常:不寻常、与平常不同。
3. 独特: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
1. 普通:一般、常见的。
2. 平凡:不出众、普通的。
3. 常规:遵循常规的、普通的。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