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册的意思、梵册的详细解释
梵册的解释
亦作“ 梵策 ”。佛教典籍。 宋 俞文豹 《唾玉集·无佛论》:“﹝ 张商英 ﹞尝见梵册整齐,叹吾儒之不若。” 明 沉德符 《野获编·鬼怪·奇鬼》:“余问之学佛人云,此名拱尸鬼,然徧考梵册不得。” 清 褚人穫 《坚瓠八集·十空曲》:“ 尤悔庵 先生《驻云飞·十空曲》:扰扰匆匆,遮莫晨鷄与暮鐘。梵策无须唪,公案何劳颂。”
词语分解
- 梵的解释 梵 à 关于古代印度的:梵语(印度古代的一种语言)。梵文(印度古代的文字)。 笔画数:; 部首:木; 笔顺编号:
- 册的解释 册 è 古代称编串好的竹简,现在指装潢好的纸本子:纪念册。花名册。画册。 量词,指书籍:一册书。 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神仙的文书或封爵的诏书:册文(文体名,为册命、册书等诰命文字的一种。简称“册”)。册命
网络扩展解释
“梵册”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指代佛教典籍或佛经。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 拼音:fàn cè()
- 注音:ㄈㄢˋ ㄘㄜˋ
- 释义:亦作“梵策”,指佛教经典或相关文献()。
2.词源与结构
- 梵:源自梵语“Brahmā”(梵天),后泛指与佛教相关的事物。
- 册:古代指编串好的竹简,后引申为书籍、典籍。
- 结构:上下结构(梵)+ 独体结构(册),组合后特指佛教经书()。
3.文献引用
- 宋代俞文豹《唾玉集·无佛论》提到张商英感叹梵册装帧整齐,认为儒家典籍不如()。
- 明代沈德符《野获编》记载“梵册”用于考据佛教术语()。
4.相关用法
- 常与“贝叶”(贝叶经)并称,如“贝叶梵册”,泛指佛经()。
- 清代褚人获《坚瓠八集》中,以“梵策”代指佛经()。
5.综合说明
“梵册”一词多用于古代文献,强调佛教典籍的庄严性与系统性。其含义与“佛经”“梵夹”等词相近,但更侧重典籍的装帧形式(如册页)及文化地位()。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例,可参考《唾玉集》《野获编》等古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梵册(fàn cè)是一个汉字词语,它有着丰富的含义和背景。下面是关于梵册的一些重要信息:
梵册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梵(水部)是一个由水部组成的部首,它代表着与水相关的意义。梵的笔画数是11。
册(攴部)是一个由攴部组成的部首,它代表着书写和记录的意义。册的笔画数是5。
梵册的来源:
梵册这个词来自于佛教的词汇。梵指的是梵天,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神佛。册则代表经书或文献。因此,梵册可以理解为指代佛经或佛教经典。
梵册的繁体写法:
梵册的繁体写法为「梵冊」。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梵册的字形可能会有一些差异。然而,梵和册的基本形态和部首组成并没有改变。
例句:
1.他每天都读梵册,研究佛教的智慧。
2.这本梵册保存了许多珍贵的佛学文献。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梵天、梵音、梵文等。
近义词:佛经、经典、经书等。
反义词:俗书、世间书等。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