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绝尘的意思、绝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绝尘的解释

[reclusive] 超绝尘路,即与人世隔绝

许由务光非绝尘也。—— 清· 黄宗羲《原君》

详细解释

(1).脚不沾尘土。形容奔驰神速。《庄子·田子方》:“夫子奔逸絶尘,而 回 瞠若乎后矣。” 成玄英 疏:“奔逸絶尘,急走也。” 明 杨慎 《升庵诗话·评李杜》:“ 徐仲车 云:‘ 太白 之诗,神鹰瞥汉; 少陵 之诗,骏马絶尘。’” 清 刘大櫆 《<郭昆甫时文>序》:“天驥絶尘而奔,尾以蹇驴,不知其能同至焉否邪?” 周立波 《李大贵观礼》:“新的 中国 诞生了,而且开始了绝尘的奔驰。”

(2).超脱尘俗。《文选·范晔<逸民传论>》:“盖録其絶尘不反,同夫作者。” 刘良 注:“絶尘谓超尘离俗,往而不反者。”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兴福·释昙翼》:“ 释曇翼 本 吴兴 餘杭 人,少而信悟,早有絶尘之操。” 宋 苏轼 《答黄鲁直书》:“意其超逸絶尘,独立万物之表;驭风骑气,以与造物者游。” 冰心 《寄小读者》九:“这屋里清雅绝尘,有加无已的花,把我围将起来。”

(3).犹绝迹,不见踪迹。《宋书·自序》:“间者 獯獫 扈横,掠剥边鄙,邮贩絶尘,坰介靡达。”

(4).良马名。《西京杂记》卷二:“ 文帝 自 代 还,有良马九匹,皆天下之骏马也:一名浮云……一名絶尘,号为九逸。”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绝尘"是汉语中兼具古典意象与现代实用性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三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隔绝尘埃(物理层面) 指脱离尘世污浊,《庄子·逍遥游》"绝云气,负青天"即暗含此意。现代多用于形容超脱凡俗的境界,如"绝尘而去"描述超凡脱俗的离去姿态。

  2. 断绝踪迹(行为层面) 《后汉书·郭泰传》"绝尘不返"用例,指彻底消失不留痕迹。当代多引申为彻底断绝关系,如"与旧习绝尘"。

二、引申义项

  1. 速度意象 由"绝"的极尽义引申出"无与伦比的速度",常见于"绝尘疾驰"等表述,多用于文学描写。

  2. 品质象征 组合"绝""尘"二字构成矛盾修辞,既表极致纯粹(如"绝尘之姿"),又含超然物外的哲学意味,多见于艺术评论。

三、例句解析 文言用例:《楚辞·远游》"绝氛埃而淑尤",王逸注"超越垢尘"的注解,印证其空间隔离本义。现代用法:"新能源汽车绝尘而去"中,既保留速度意象,又暗含环保理念的时代特征。

注:本文释义参考《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汉语大词典》《辞源》等权威辞书,具体词条页码因电子版与纸质版差异不作标注。

网络扩展解释

“绝尘”是一个多义词语,其含义根据语境不同有所差异,以下是综合不同来源的详细解释:

  1. 形容奔驰神速
    原指脚不沾尘土,形容奔跑或行进速度极快。例如《庄子·田子方》中“夫子奔逸绝尘”即用此意,成玄英疏解为“急走也”。明代杨慎《升庵诗话》也用“骏马绝尘”比喻诗文的高超。

  2. 超脱尘世
    指脱离世俗纷扰,达到高尚境界。如《庄子·逍遥游》通过隐士许由、务光的故事引申出“绝尘”的哲学含义,表达对世俗的超越。晋代《逸民传论》中“绝尘不及”也指隐士的超然。

  3. 出类拔萃
    作为成语时,形容人或事物极为优秀,远超同类。如《文心雕龙》用“绝尘之步”赞誉才华,现代语境中也可用于形容技术或成就的领先地位。

  4. 其他引申义

    • 不见踪迹:如“绝迹”之意,指消失无影;
    • 良马代称:古代文献中“绝尘”亦指名马;
    • 洁净无尘:明代《玉簪记》用“梅花帐绝尘”形容环境清幽。

文学与哲学渊源
该词最早见于道家典籍,庄子通过“绝尘”探讨隐逸思想,后世文人如范晔、黄宗羲等进一步扩展其内涵,既包含物理速度,也指向精神境界。需注意具体语境中的侧重点,如形容人时可结合“超群”与“脱俗”双重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摆触钗头禅悟城险崔莺莺灯碗调体鼎鼐调和顶碰杜康二号人物付身宫妓海榴龁萁何殊混含鹄韵甲戟江浦继成解匠金德京辅金柈捐骸谲奇崌山宽柔枯折凉霏莲子花令轨戾色离踪抡眉竖目暝暗迷死霓袖乾霍乱箧牍清产核资清迈丘木人尽其才乳井散步释义霜齿树旌熟泥死去活来蛙歌晩悟微尘五晖儛书显微镜小生日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