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闲邪存诚的意思、闲邪存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闲邪存诚的解释

《易·乾》:“闲邪存其诚。” 孔颖达 疏:“言防闲邪6*恶,当自存其诚实也。”后以“闲邪存诚”指防止邪6*恶,保持诚敬笃实。《旧唐书·陆贽传》:“闲邪存诚,犹恐有闕。”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闲邪存诚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闲邪存诚”是源自《周易·乾卦》的古典哲学概念,属于儒家修养思想的核心表达。该成语由“闲邪”与“存诚”两部分构成:

  1. 字义解析

    • “闲”通“娴”,意为防备、约束,《说文解字》释为“阑也,从木,门中有木以止人”,引申为限制不良行为(来源:《汉语大词典》)。
    • “邪”指邪念、不正当的思想,如《礼记·乐记》云“奸声乱色,不留聪明;淫乐慝礼,不接心术”(来源:《古代汉语词典》)。
    • “存”即保持、维护,如《孟子·离娄下》“存其心,养其性”。
    • “诚”意为真诚、纯正,《中庸》强调“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来源:《四书章句集注》)。
  2. 整体释义

    该成语指通过自我约束防止邪念滋生,同时保持内心的纯粹与真实,体现儒家“克己复礼”的道德实践观。程颐在《周易程氏传》中注解:“闲邪则诚自存,非既闲邪又别存诚,只此一事耳。”

  3. 思想价值

    其内涵与《周易》“修辞立其诚”一脉相承,被宋明理学发展为“主敬”修养工夫,朱熹称“敬则万理具在,涵养渐熟,则私欲自去”(来源:《朱子语类》)。

网络扩展解释

闲邪存诚(xián xié cún chéng)出自《周易·乾》,是古代汉语中的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1.基本释义

指约束邪念、保持诚实,即通过防备和禁止邪恶的意念,使内心保持诚敬笃实。其中“闲”意为防备、约束,“邪”指不正当的念头,“存诚”即保持真诚。

2.出处与典故

3.用法与特点

4.例句参考

5.近义与关联概念

虽未明确列出近义词,但语义相近的表述包括“防微杜渐”“正心诚意”等,均强调自我约束与道德修养。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周易》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沪江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白芽抱愤拔滞驳龙仪同不可分割重席搭帮呾叉始罗惮慴德容东奔西跑东坡肉东山搤吭冯傅封岳丰庄归居寒食散豪忽恒常江东步兵简写芥蒂锦府极势局蹙口呆目钝賫投类总练笔廉度崚峋陵雨六龙车流平留爪疬疡没头脑披发入山破产荡业钤缝寝门嶔巇散马休牛升除实生苗世俗首议顺世属怨蒐田同意语通族五号险道神将向隅而泣嫌好啸命逍遥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