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挖掘。《三国志·魏志·崔琰传》:“时士卒横暴,掘发丘陇。” ********* 《国情》:“如 古德诺氏 者,至不惜掘发 欧洲 古代之文辞故事于亡国荒冢之中,以章饰新约法。”
(2).指挖开。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七章一:“那次 黄河 的堤岸在 开封 西北 五庄 、 京水镇 、 许家堤 等同时溃决……其实是我们前线将领奉令掘发的。”
“掘发”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一、基本含义 指挖掘与发掘,既包含字面意义的挖开土层(如考古或工程场景),也引申为探索隐藏事物或发现新问题。该词由“掘”(挖掘)和“发”(发现)组合而成,强调通过深入行动揭示隐藏内容。
二、具体用法
字面意义
指实际挖掘行为,如《三国志·魏志·崔琰传》记载士兵“掘发丘陇”(盗墓),或郭沫若《洪波曲》中描述的军队奉命“掘发”黄河堤岸以阻敌。
抽象引申
用于形容对事物本质或问题的探究,如李大钊在分析国情时,用“掘发”描述学者对历史材料的深度挖掘。
三、应用场景
注意: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更多出现在历史文献或特定专业领域。如需完整用例,可参考《三国志》、李大钊《国情》等文献。
掘发(jué fà)是一个汉字词语,包含两个字。“掘”是指挖掘、挖掘出来的意思,它的部首是手,总共有11个笔画;“发”是指发现、表露的意思,它的部首是发,总共有5个笔画。
“掘发”一词来源于《史记·项羽本纪》:“怀王乃如以掘发,及自刎。”意思是王怀挖掘自己的头发,然后自杀。根据古代写法的变化,“掘发”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掘髮」。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在有所不同。根据《康熙字典》,古时候的“掘”字写作“ツ彐斗”,而“发”字写作“ネ彐彑”。这些写法与现代有所偏差,但字形的基本结构与意义保持一致。
1. 古代阵亡将士的坟墓中常常出土了许多掘发工具。
2. 他热衷于掘发古代文化中的珍贵宝藏。
3. 这位考古学家凭借敏锐的洞察力,成功掘发出了一座古墓。
组词:掘墓、掘土、发现、发掘
近义词:挖掘、搜寻
反义词:埋藏、隐藏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