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过冬作物的意思、过冬作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过冬作物的解释

越冬作物。秋季播种,幼苗经过冬季,到第二年春季或夏季收割的农作物,如冬小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过冬作物是指秋季播种后需经历冬季低温阶段,次年春夏季节收获的农作物类别,其生长周期跨越冬季。这类作物在农业种植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主要包含以下特征:

1. 生物学特性

过冬作物通常具备较强的抗寒能力,例如冬小麦的细胞液浓度较高,能通过渗透调节抵御霜冻《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作物卷》。油菜、冬大麦等作物会形成匍匐茎或肉质根,减少低温对生长点的直接伤害《作物栽培学总论(第三版)》。

2. 主要种类

常见过冬作物包括禾本科的冬小麦、黑麦,十字花科的冬油菜,以及豆科的蚕豆、豌豆等。我国黄淮海地区约60%的粮食产量来自冬小麦《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统计报告》。

3. 农事管理要点

播种期需确保土壤墒情,华北地区有"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的农谚。越冬前需进行镇压保墒、浇灌封冻水等田间管理,防止根系冻拔《北方主要作物越冬管理技术规范》。

4. 生态适应性

这类作物多分布在北纬33°-38°的暖温带半湿润区,日均温稳定在16-18℃时播种,越冬期需满足0-7℃春化温度40天以上《中国气候与农业区划》。

网络扩展解释

“过冬作物”是一个农业术语,指秋季播种后,幼苗需经历冬季低温环境,到次年春季或夏季才能收割的农作物。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1. 种植周期:秋季播种,幼苗在冬季继续缓慢生长或休眠,次年春夏季成熟收割。
  2. 典型代表:冬小麦是最常见的过冬作物,其他如油菜、豌豆、菠菜等也属于此类。

二、特点与管理

  1. 耐寒性:这类作物具有较强抗寒能力,能耐受低温甚至霜冻。
  2. 种植管理:
    • 土壤准备:需改良排水并施加有机肥,增强抗寒能力;
    • 保温措施:覆盖稻草、地膜或设置防风障,防止冻害;
    • 水分控制:冬季减少浇水频率,避免积水导致根部腐烂。

三、延伸说明

部分资料(如)提到该词可比喻“适应逆境的人”,但此用法多见于文学语境,农业领域仍以实际作物定义为主。

如需了解具体作物的种植技术或区域差异,可参考、12、13等来源的详细指导。

别人正在浏览...

避殿拨乱济时不足齿数残掠缠夹朝闼传贤措支剌大礮帝皇地雷阵定聘敦大翻形稻富逸高椅圪墶贯穴海寰好孬红带子鹄箭家备贾殃九阿懻忮龛鬖客授矿丁阔达廉寸两参林下风范龙榜蹗蹗门绪宓戏摸金校尉盘嶔强死赖活轻绵穷冬齐三士裘皮輮曲摄统射隐十九路军书寓饲雀私志天遂人愿同部痛定思痛万微微鲜五德终始午斋县士校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