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交亲热。《新唐书·元载传》:“帝不豫, 李辅国 用事, 辅国 妻, 载 宗女也,因相缔昵。”
“缔昵”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缔昵(拼音:dì nì)指结交亲热,形容人与人之间建立亲密关系的行为或状态。该词多用于描述因利益、情感或政治目的而主动拉近关系的场景。
历史文献
出自《新唐书·元载传》:“帝不豫,李辅国用事,辅国妻,载宗女也,因相缔昵。”
此例中,元载通过宗族联姻与权臣李辅国建立亲密关系,体现“缔昵”在政治结盟中的使用。
延伸解读
部分资料(如)提到“缔昵”也可指夫妻间的亲密和谐关系,并溯源至《礼记·曲礼上》。但此说法在其他权威文献中较少见,可能为引申义或特定语境下的用法。
需结合语境区分其具体含义。若涉及夫妻关系,建议优先使用“伉俪情深”等更明确的表达,避免歧义。
缔昵是一个汉字词语,拆分为缔和昵两个部分。拆分部首为纟和日,笔画数分别为10和8。
缔昵的来源并不明确,辞海解释为“引方物以定交好情分”或者“结缔”。该词在《辞源》中未有详细的解释,可能是较为新出现的词语。
在繁体字中,缔昵可以写作締昵。
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拿缔为例,古代写作締,字形中有丝的意象,而现代的写法中,《辞源》认为丝被抛弃了,只保留下土和一点丝的意思。昵在古代写作攵。随着时间的变化,汉字的形态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他们缔昵多年,关系非常亲密。
2. 两人在学校里缔昵,如今已经走到了婚姻的殿堂。
缔昵的组词包括缔结、缔约、昵称等。
近义词包括结交、交好、交情等,它们都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立和亲近。
缔昵没有明确的反义词,但可以用疏远、疏离等词表示与人关系的疏远。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