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床的意思、笔床的详细解释
笔床的解释
亦作“ 笔床 ”。卧置毛笔的器具。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翡翠笔牀,无时离手。” 唐 岑参 《山房春事》诗之一:“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牀。” 清 王韬 《淞滨琐话·李延庚》:“亭中棐几湘帘,笔床砚匣,位置楚楚。”
词语分解
- 笔的解释 笔 (筆) ǐ 写字、画图的工具:毛笔。钢笔。铅笔。笔架。笔胆。 组成汉字的点、横、直、撇、捺等:笔画。笔顺。笔形。笔道。 用笔写,写作的:笔者。代笔。笔耕。笔谈。笔误。笔译。笔战。笔名。 写字、画画
- 床的解释 床 á 供人睡卧的家具:床铺。木床。床榻。 像床的东西:车床。机床。河床。 量词,用于被褥等:两床被。 井上围栏:“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 笔画数:; 部首:广;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笔床”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义
指放置毛笔的专用器具,类似现代的笔架或文具盒。古代文人将其与砚台、纸张等并列为文房用具,用于收纳和整理毛笔。
二、历史与演变
- 起源
最早见于南朝文献,如徐陵《玉台新咏序》提到“翡翠笔床,无时离手”,说明其作为文具的实用性。
- 功能扩展
唐代诗人岑参在《山房春事》中以“一片山花落笔床”描绘文人雅趣,体现其逐渐成为书斋文化的象征。
三、材质与形制
- 材质:常见翡翠、紫檀、乌木、瓷器等,彰显使用者身份。
- 结构:多为半包围式设计,便于卧置毛笔。
四、现代意义
如今“笔床”一词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代指传统书写文化。部分文献中引申为写作环境(如提及《庄子》关联),但此用法较少见,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代文房器具,可参考《玉台新咏序》或文房文化研究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笔床》这个词来源于汉语,意思是放置笔的床搁笔架。它的拆分部首是“⺮”(zhú,竹)和“广”(guǎng,广告牌),它的笔画数共计13画。在繁体中,它的写法为「筆床」。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相似,只是形状可能稍有不同。例如,它在金文中的写法为「」,在篆书中的写法为「」。以下是一个例句:“他在笔床上放下了一支毛笔。”关于组词,可以与“床”相关的词汇组合,如“床铺”、“床头”等。近义词可以是“笔筒”或“笔架”,而反义词可以是“笔盒”或“笔袋”。
希望这些信息能对您有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