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小猫熊。
“小熊猫”一词的含义可从生物学定义和文化比喻两个角度详细解析:
物种特征
小熊猫(学名:Ailurus fulgens)是一种小型哺乳动物,外形似猫但更肥大,全身红褐色,圆脸带有白色颊斑,耳大直立,四肢粗短呈黑褐色,尾部有12条红暗相间的环纹。成年体重约5-6公斤,体长40-63厘米,尾长占体长一半以上。
分类与保护
属于食肉目、小熊猫科,现存2个亚种(指名亚种和川西亚种)。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并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估为濒危物种。
栖息与习性
主要生活在海拔3000米以下的针阔混交林或竹林,栖居树洞、石缝中,以竹叶、果实和昆虫为食,具有晨昏活动习性。繁殖期妊娠约120天,每胎产2-4仔,幼崽需由母兽哺育一年。
在汉语中,“小熊猫”也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可爱迷人的外貌,源自其圆润外形和毛茸茸的特征。例如:“她的新造型像小熊猫一样讨喜”。
注:生物学信息综合自多个权威来源,文化比喻参考中等权威网页。若需进一步了解亚种分布或保护措施,可查阅、12、13的完整内容。
小熊猫是一种生活在亚洲的小型哺乳动物,也称为红熊猫。拆分部首是犬和獣,笔画数为18。它是大熊猫的近亲,但体型更小、外表更为可爱。
小熊猫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用法。在古时候,小熊猫这个动物被称为“猪狸”,后来由于它与狮子有些相似,又被称为“狮猫”。到了清代,人们开始将其称为“小熊猫”,以突出其与大熊猫的区别。
小熊猫的繁体写法为「小貓熊」。这是根据其外形与熊和猫的特征相结合所得到的称呼。
古时候,小熊猫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写作「小熊貓」。其中,“貓”字表示的是小熊猫与猫科动物的相似之处。
1. 我在动物园里看到了可爱的小熊猫。
2. 这只小熊猫的毛色非常漂亮。
3. 小熊猫擅长攀爬树木。
小熊猫可以组成以下词语:
1. 熊猫:指代大熊猫。
2. 红熊猫:小熊猫的别称。
3. 动物:小熊猫属于哺乳动物。
红熊猫是小熊猫的近义词,用来形容小熊猫的外貌。
大熊猫是小熊猫的反义词,两者在体型和外貌上有很大的不同。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