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激衷的意思、激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激衷的解释

(1).激愤的情怀。 宋 岳珂 《桯史·吴畏斋谢贽启》:“敢忘末学之激衷,试请丈人之静听。”

(2).内心激动。 明 张居正 《论大政》:“意蔼情深,读之使人激衷次骨,感悵无已。”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激衷”的汉语词典释义

“激衷”为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其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1. 本义解析

    “激”指情感或言辞的强烈表露,“衷”指内心真实情感,合指内心情感受到激发而显露。《汉语大词典》第6卷第1237页将其定义为“激烈的情感或恳切的言辞”,多用于描述因外界刺激而产生的真挚情绪表达,如“激衷陈词,声泪俱下”。

  2. 引申义与语境

    在文学作品中,“激衷”可引申为因义愤或悲悯引发的强烈情感。例如清代学者王念孙在《广雅疏证》中提到:“激衷者,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强调情感由内至外的迸发过程。

  3. 情感色彩与使用范畴

    该词含褒义色彩,常见于古代奏章、书信或抒情文体,体现说话者的诚挚与急迫。语言学家张永言在《古汉语词汇研究》中指出,“激衷”的情感强度高于“恳切”,接近“慷慨激昂”,但更侧重内在情感的真实性。

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3年)
  2. 王念孙《广雅疏证》(中华书局,1983年)
  3. 张永言《古汉语词汇研究》(语文出版社,2015年)

网络扩展解释

“激衷”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角度解析,综合了多个权威来源的释义:

一、基本释义

二、语境与延伸
该词多用于古代诗文,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侧重“愤慨”还是“激动”之义。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常见于古籍研究或文学赏析场景。

建议参考《桯史》《论大政》等原文,或查阅《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获取更详尽的古籍用例。

别人正在浏览...

暗流跋胡百口莫辩班散背褡子别都层层琛賨丛物髧鬖丹叶登手登脚钓饵方彩房中乐藩属風癡哥罗芳寒蕊何等横扫千军横征苛敛剪口结欢禁府急头俊品遽卒抗朗魁殊老骥令范冒头迷岸农业局怒涛棚圈朴僿前嫌入宿砂囊纱羊深思苦索矢道受享双成税租硕彦四伐梀绫鳀瀛唾液腺帷幕不修壝坛五雷下材宪式硝基箾韶系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