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箾韶的意思、箾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箾韶的解释

舜 乐名。 明 宋濂 《文说赠王生黼》:“是犹击破缶而求合乎宫商,吹折苇而冀同乎 有虞氏 之《箾韶》也。” 清 陈奕禧 《虞帝陵》诗:“饗堂合乐处,彷佛奏《箾韶》。”参见“ 簫韶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箾韶是汉语中的一个古语词,特指上古时期的一种雅乐,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以下从字义、典籍记载及文化背景三方面进行详细阐释:

一、字义解析

  1. 箾(shuò)

    本义为古代舞者所执的竿状乐器(类似箫管),《说文解字》释为“以竿击人也”,后引申为乐舞道具。在“箾韶”中,“箾”通“箫”,指代吹奏乐器(《汉语大词典》)。

  2. 指舜帝时期的宫廷雅乐,《尚书》载“箫韶九成,凤凰来仪”,故“韶”成为上古礼乐典范的代称(《古代汉语词典》)。

二、典籍记载与文化内涵

“箾韶”最早见于《尚书·益稷》:“戞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箾韶九成,凤皇来仪。”描述舜帝命夔制乐,以石磬、琴瑟与箾(箫)合奏《韶》乐,引得祥瑞降临的场景。其核心特征包括:

三、历史演变

“箾韶”在周代演变为宗庙祭祀乐舞,秦汉后逐渐失传,但“韶乐”概念被后世继承。如南朝梁武帝制《十二雅》乐,唐代《秦王破阵乐》均溯源其制(《隋书·音乐志》)。现代研究中,“箾韶”被视为中国礼乐文明的源头符号(《中国音乐史稿》)。

注:因“箾韶”属生僻古语,现代词典释义主要依据《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及《十三经注疏》等典籍,未提供网络链接以确保学术严谨性。

网络扩展解释

“箾韶”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箾韶(拼音:xiāo sháo)指舜帝时期的乐曲名,是上古雅乐的代表之一,又称“箫韶”。其名称中的“箾”与“箫”可能因字形或发音相近而通用,均与古代吹奏乐器相关。

二、文献例证

  1. 明代宋濂在《文说赠王生黼》中提及:“击破缶而求合乎宫商,吹折苇而冀同乎有虞氏之《箾韶》”,比喻勉强模仿高雅之乐而不得其精髓。
  2. 清代陈奕禧的《虞帝陵》诗云:“饗堂合乐处,彷佛奏《箾韶》”,借古乐渲染祭祀场景的庄重氛围。

三、相关延伸

四、使用注意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多见于古籍或文学性较强的文本中。需注意与“箫韶”等近义词的关联,但二者实为同一乐曲的不同写法。

别人正在浏览...

暗渡陈仓败藁边栏边商边营冰散瓦解拨嘴撩牙沧路尺籍短书弛狱春卿丛葆藂茂翠云钗噉饭弹金断截发魁飞合风候拂须赶速功标青史骨鲠鼓史谷粟骨突突寒窑互不相容攫窃骏驭空逈昆体烈燧鳞宗介族论谳颟顸袤僻溺口判别佩绶嚬瘁贫而乐道帡覆平谈铺舒奇賌青壮器宇轩昂适来诗章衰次泗滨酸迂填阏听直亡躯枉陷匣剑帷灯乡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