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亢响亮。 清 陈田 《明诗纪事戊籤·任瀚》:“ 少海 诗音节抗朗,在 嘉靖 八子中自为派,与前后七子略近。”
“抗朗”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权威来源和具体用法区分:
一、作为成语的含义(高权威性来源) 根据权威解释:
二、作为形容词的含义(多来源佐证) 多个低权威性网页(、、等)指出:
补充说明
需注意该词使用频率较低,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若用于文学描写,优先考虑“声音洪亮”义项;若涉及抗争主题,则参考成语解释。建议通过权威词典或文献进一步验证具体语境中的用法。
《抗朗》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意为抵抗对抗触目映照。这个词通常用于形容、表示人们勇敢地反抗某种不公正或压迫的力量。
《抗朗》的第一个汉字是“抗”,它的部首是扌(手部);抗字一共8画。
《抗朗》的第二个汉字是“朗”,它的部首是月(月亮部);朗字一共10画。
《抗朗》在古汉语中并没有特定的来源,是近代汉语发展演变中形成的一个词语。
《抗朗》的繁体写法与简体写法相同,都是“抗朗”。
古代汉字写法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于现代汉字“抗”的写法。而“朗”在古代写法中,可能与现代汉字相差不大。
1. 在压迫下,人民奋起抗朗。
2. 这个国家的人民通过坚定的斗争,成功地抗朗了侵略者。
1. 抗争
2. 抗议
3. 抗拒
4. 抗战
1. 抗御
2. 反抗
3. 对抗
4. 对立
1. 顺从
2. 遵从
3. 附和
4. 和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