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藩属的意思、藩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藩属的解释

旧指属国或属地。 郑观应 《盛世危言·通使》:“邦交益固,声威既壮,藩属不敢有外向之心。”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藩属"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重要概念,指代通过册封形式确立的附属关系。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解释,该词特指"历史上接受宗主国册封并承担朝贡义务的属国或属地,在保持内部自治权的同时,外交和军事需服从宗主国调度" 。

从词源学角度分析,《汉语大词典》将"藩"释为"屏障、护卫","属"指"隶属、归属",二字组合形成"以藩屏形式归属中央政权"的涵义,常见于汉唐至明清的朝贡体系 。在具体历史实践中,如《辞海》(第七版)所述,明清时期朝鲜、安南(今越南)、琉球等政权通过定期朝贡、接受册封、使用中国年号等方式维系藩属关系,这种关系既包含礼仪性朝拜,也涉及实际军事保护义务 。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东亚封贡体系研究》指出,藩属制度具有双重特性:一方面通过"华夷秩序"构建文化认同,另一方面通过"羁縻政策"实现边疆治理。典型例证如明代设立的奴儿干都司,既授予当地首领官职,又保留其部落自治权 。这种制度架构在19世纪后期随着近代国际关系体系的确立而逐步解体。

网络扩展解释

“藩属”是古代中国封建王朝政治体系中的重要概念,指中央政权下附属的属地或属国。以下为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

藩属指封建王朝通过朝贡体系或宗藩关系控制的地区或国家。这些地区在政治上依附于中央政权,需履行朝贡、称臣等义务,同时接受中央的军事保护和文化影响。

2.词源与结构

3.历史背景

中国古代藩属体系以朝贡制度为核心,典型例子包括:

4.藩属的义务与权利

5.与现代国际关系的区别

藩属关系不同于现代主权国家间的平等外交,而是一种等级化的“宗藩体系”,强调“华夷秩序”和文化认同。

若需了解具体藩属国的历史变迁或朝贡制度细节,可参考权威历史文献或上述来源中的扩展内容。

别人正在浏览...

背诞卑服才淑仓忙搀行夺市蛏肠除毁春王聪明一世窜逐大获全胜叮当兜牟樊蛮風奇扶掖革橐号泣耗资红翠华林慧觉降辇僭迹精算镣铐潾潾柳鬟轮头履倾绿茸茸门里人面赪颈赤庙乐弥日累夜穆公,缪公南派泼损镪道强自取折青蝉晴昊清劭日不移晷肉枣儒化侍行数黑论黄邃闼田阱铁市偷免推枯折腐图式望风而逃为许五楘庠学险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