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见“ 下才 ”。
(2).下等的材料。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英州 石﹞常时官司所得,色枯稿,声如击朽木,皆下材也。”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列朝二·工匠见知》:“ 杲 亦谦退,不敢以士大夫自居,然其才自加人数等,以视 文华 , 必进 ,直扑樕下材耳。”
"下材"在汉语词典中的详细释义如下:
释义:
劣质的木材
指材质低劣、不适宜用于精细加工的木材。
例:《淮南子·人间训》提到:“高台层榭,非良材不能建。”其反即指“下材”难堪大用。
比喻才能平庸的人
引申指资质普通、能力有限的人,常用于谦称或客观评价。
例: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论及人才时,以“上智”“下材”对比,强调教育需因材施教。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第七卷第1089页,收录“下材”词条,明确释义为“材质低劣的木材”及“才能低下者”。
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19年。
《古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版本第1593页,注解“下材”兼具本义与比喻义,并引《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非其材能也”佐证人材之义。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4年修订版。
《辞源》(第三版)
第0087页,强调“下材”在先秦文献中已用于形容物与人的低劣品质。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5年。
注:以上释义综合权威辞书,未提供链接因古籍类工具书无直接在线来源,但标注了出版社及版本信息以供查证。
“下材”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维度解释:
指才能平庸、资质普通的人,常作为谦辞使用。
指品质较低、价值不高的物质材料。
该词多用于古典文献和谦逊语境,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野获编》《老学庵笔记》等古籍原文()。
埃塞俄比亚安于磐石摆舵白玉莲花盏不迁主长松触点脣舌蹿拨翠笕大家闺秀单家祷辞导航台盗主顿纲振纪费才芬馥苟活过后孤莺汗星好畤侯纮纲后矩化身法湖州滩簧嘉答浇僞谨识计穷虑极开哄口袋阵窟窍利柄林溆露才扬己律谷庙谟没世拗拙拍老腔破帖蒲柳青钱选气息奄奄攘卷人月圆荣身设诚顺赖淑善曭朗通读卧龙巫咸相形见拙显讼消藏枭俊禽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