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紧急征召。 唐 方干 《献王大夫》诗之一:“早赴急徵来凤沼,常陪内宴醉龙楼。”《旧唐书·崔彦昭传》:“独推元老,曾请急徵,以守道而自臻,实荣亲之最重。”
(2).急诏赴狱。 清 钱谦益 《书邹忠介公贺府君墓碑后》:“ 杨公 被急徵。语所亲曰:‘ 江 左更安得一 贺知忍 乎?’”
“急征”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紧急征召
指因突发情况或紧急需求,迅速召集人员或物资。例如:
急诏赴狱
在特定历史语境中,指被朝廷紧急传唤入狱。例如:
补充说明
如需查看完整例句或历史出处,可参考汉典、古籍文献等来源。
《急征》这个词的意思是迅速地征集、招募。它常用于形容需要紧急匹配、快速聚集人员或资源的情况。
《急征》由“心”和“彳”两个部首组成。其中,“心”是左偏旁,表示心思、情感等;“彳”是右偏旁,表示行走。
根据笔画顺序来看,《急征》是由10个笔画构成的。
《急征》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军事征集制度。古代国家在面临战争、灾害或紧急情况时,会发布征令来征集士兵、物资或其他资源,以应对危机。这种紧急征集的行为就被称为“急征”。
《急征》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急征」。
在古代,汉字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写法。由于历史的演变和书写者的习惯,汉字的形态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对于《急征》这个词而言,它的古代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意思仍然是一致的。
1. 城市政府急征志愿者,帮助救灾工作。
2. 公司急征临时工,以应对订单增加的需要。
3. 部队急征物资,支援受灾地区重建。
1. 急迫征集
2. 急缺征兵
3. 急需征募
1. 紧急征召
2. 迅速招募
3. 急速征集
1. 缓征
2. 慢招
3. 少募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