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羁役的意思、羁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羁役的解释

亦作“羇役”。羁旅行役。 晋 陶潜 《杂诗》之九:“遥遥从羇役,一心处两端。”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羁役”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字义和古代文献用例两方面进行解析:


一、字义解析

  1. “羁”的本义与引申

    • 本义指马笼头(络马头的器具),引申为束缚、牵制、拘束之意。如《说文解字》:“羁,马络头也。”
    • 在古文中常表示寄居在外、漂泊的状态,如“羁旅”“羁泊”。
  2. “役”的本义与引申

    • 本义指戍边、劳役(《说文解字》:“役,戍边也”),后泛指差役、服役、驱使。
    • 引申为事务、职责,如“职役”“徭役”。
  3. “羁役”的合成词义

    • 结合二者,“羁役”指因公务或职责而漂泊在外、身不由己的状态,强调被职务束缚、奔波劳碌的处境。
    • 例如《汉语大词典》释义:“谓因公务而羁留外乡。”

二、文献例证与用法

  1. 古代典籍用例

    • 《后汉书·冯衍传》载:“衍少事名贤,经历显位……然羁役于时。” 此处指冯衍虽居高位,却受时势牵制,不得自由。
    • 晋代潘岳《在怀县作》诗:“驱役宰两邑,政绩竟无施。自我违京辇,四载迄于斯。羁役怀温凊,谁为慰寒饥?” 诗人感叹因公务羁留他乡,无法照顾父母(“温凊”指冬温夏凊的孝道)。
  2. 情感色彩

    • 该词常含无奈、困顿的意味,多用于文人表达仕途奔波、思乡怀亲之情。如唐代诗人孟浩然亦有“羁役”之叹,反映宦游漂泊的孤寂。

三、现代语义关联


参考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

“羁役”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基本含义

读音:jī yì(现代汉语中“役”通常读yì,部分资料标注为jī yè,可能存在误读)
构成:由“羁”(束缚)和“役”(劳役)组合而成,字面意为“受束缚的劳役”。
现代引申义:形容人受困于某种约束或环境,无法自由行动或发展。常用于描述工作、生活中的限制状态,例如职场中因制度或人际关系导致才能无法施展的情况。

二、古代文学中的含义

原义:指“羁旅行役”,即长期漂泊在外从事公务或劳役。这一用法在晋代陶渊明的《杂诗》之九中体现:“遥遥从羇役,一心处两端”,表达了奔波劳碌与思乡的矛盾心境。

三、使用场景

  1. 现代语境:多用于比喻个人在环境或制度下的被动状态,如“他被琐碎的行政工作所羁役”。
  2. 古典语境:常见于诗词,描述游子、官员的漂泊之苦,如陶渊明的诗句。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若需进一步了解该词在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陶渊明《杂诗》或相关古典文学解析。

别人正在浏览...

百子帐鞭打禀庾驳讥薄养厚葬不良才出世色楚岫瑶姬达因杜醖蠹鱼友反音犯政風流雨散纷浊溉盥干手管情取韩孟衡峰河濆剪迳角度矫节结毦诘晓谨僟眷重絶话可厌扣捺栏目两喈连廊丽句清词丽色俚医龙幡楼殿摩勒闹鬨鬨能言鸟杻锁平窿普通妾身弃灰倾羲三一回五一回十二金牌十头殊丽搠立讼缿苏息投梭折齿窐衡文圆质方乡坝邪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