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击瑕的意思、击瑕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击瑕的解释

攻击敌人布防疏漏之处。《明史·袁崇焕传》:“大要坚壁清野以为体,乘间击瑕以为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击瑕”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攻击对方的弱点或缺陷。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一、字义解析

  1. “击”:本义为敲打、攻打,引申为主动进攻之意。
  2. “瑕”:原指玉上的斑点,引申为缺点、漏洞或薄弱环节(《说文解字》:“瑕,玉小赤也”)。

组合后,“击瑕”即针对对方的缺陷进行攻击,强调策略性地抓住薄弱点突破。


二、权威词典释义

根据《汉语大词典》收录:

击瑕(擊瑕)

释义:攻击缺点;乘隙进攻。

示例:清代周亮工《书影》卷四:“善用兵者,击瑕则坚者瑕。”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2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

参考链接:汉语大词典在线版


三、古籍文献用例

  1. 《淮南子·兵略训》:

    “善用兵者,击其不备,攻其不怠。”

    (虽未直用“击瑕”,但“击其不备”与之同义,体现攻击弱点的战术思想)

    来源:中华书局《淮南子集释》

  2. 清代魏源《圣武记》:

    “兵贵击瑕,彼锐则避之,懈则乘之。”

    明确将“击瑕”作为军事策略,强调避实就虚。


四、近义词与概念延伸


五、现代应用场景

“击瑕”常见于以下领域:

  1. 军事策略:集中兵力攻击敌军防御薄弱处。
  2. 商业竞争:针对对手产品缺陷推出改进方案(如案例:某企业通过技术短板突破市场)。
  3. 辩论技巧:抓住逻辑漏洞反驳对方观点。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
  2. 《淮南子集释》,何宁撰,中华书局,1998年。
  3. 《圣武记》,魏源著,中华书局,1984年。
  4. 《孙子兵法新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中华书局,2017年。

网络扩展解释

“击瑕”是一个古代军事术语,指攻击敌人防守薄弱或存在疏漏的地方。其核心含义是通过发现敌方弱点进行针对性打击,以达到战术优势。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1. 字面构成

    • 击:意为攻击、攻打。
    • 瑕:原指玉的斑点,引申为缺点或漏洞。此处指军事布防中的疏漏之处。
    • 合起来即“攻击敌方防守的漏洞”。
  2. 历史文献引用

    • 该词出自《明史·袁崇焕传》:“大要坚壁清野以为体,乘间击瑕以为用。”意为军事策略应以固守为基础,同时抓住敌方弱点进行突袭。

应用场景

相关扩展

若需查看更多用例或历史背景,可参考《明史》原文或权威军事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安室利处八白室八十种好畚斸比肩人超颖当午道迎顶银东溜防空壕伐性非难高擎归授寒蓬黑黯鹤料哄哄晃子蠖略詃惑简散胶花甲折翁机筹几头稽滞卷帘格絶嶮巨卿刻漆口头语懒汉老耆临界状态媺言墨策儗不于伦匿名泼妇旗伞散形神丁省决侍宴书气四大部洲笥箧松下肃布损除太傅推贤进善痿弱无尚献羔闲趣小工孝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