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汉 范式 的字。 式 素为信士,以与 张劭 陈平子 等笃于友情,生死无间著称。后世常引为典实。 唐 杜牧 《池州李使君殁后见归妓感而成诗》:“ 巨卿 哭处云空断, 阿鶩 归来月正明。” 明 李贽 《哭陆仲鹤》诗:“ 巨卿 未解 山阳 梦,垂老那堪策素车!”参阅《后汉书·独行传·范式》。
(2).大官。 鲁迅 《花边文学·清明时节》:“ 洛阳 邙山 , 清 末掘墓者极多,虽在名公巨卿的墓中,所得也大抵是一块志石和凌乱的陶器。”
“巨卿”一词在汉语中有两层主要含义,结合不同来源解释如下:
人物背景
范式(字巨卿)是东汉时期的信士,以与张劭、陈平子的深厚友情著称。据《后汉书·独行传·范式》记载,他重信守诺,甚至在友人去世后仍如期赴约,因此被后世视为友情的典范。
文学引用
唐代诗人杜牧在《池州李使君殁后见归妓感而成诗》中写道:“巨卿哭处云空断,阿鶩归来月正明”,借范式悼念友人的典故表达哀思。
基本含义
“巨卿”作为形容词性词组,形容官职高、权势大的人,其中“巨”表“巨大”,“卿”指官职,合称即显赫的官员。
历史与文学用例
“巨卿”既可特指东汉范式这一历史人物,也可泛指高官权贵。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如涉及友情典故多指范式,而描述社会地位时则指显赫官员。
巨卿(jù qīng)是一个汉字词语,是由两个字组成的。巨的部首是大,笔画数为5画;卿的部首是卩,笔画数为9画。
巨卿一词的来源比较晚,最早出现在明朝刘基的《双泉县志》中。它是刘基创造的一个名词,用来形容能力强大、威望高的人。
巨卿的繁体字写作巨卿。
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巨卿在古代的写法为:
巨:古时候的写法可能是类似于「几个人」的形状,表示巨大的人。
卿:古时候的写法可能是类似于「大中小」的形状,表示高高在上、威严的样子。
1. 他在公司中是个巨卿,深受员工们的尊敬和信任。
2. 那位巨卿在政治上有很高的地位,是国家的支柱人物。
巨人、巨大、巨款、巨擘
权威、大人物、贵人、显贵
平庸、普通、贫贱、微贱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