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当午的意思、当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当午的解释

[noon] 正午;中午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详细解释

(1).正午,中午。 唐 李绅 《悯农》诗之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前蜀 张泌 《河渎神》词:“昼灯当午隔轻纱,画阁珠帘影斜。”《太平广记》卷四二一引 唐 张读 《宣室志》:“至当午,忽有片云自西冉冉而降於湫上。”

(2).指午夜。 唐 温庭筠 《菩萨蛮》词:“夜来皓月纔当午,重帘悄悄无人语。”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汉语大词典》对"当午"一词的解释包含三重含义:

一、正午时分 指太阳升至天空最高点的时段,即现代所说中午11时至13时。唐代李绅《古风》诗"锄禾日当午"即取此义,描绘盛夏正午的农作场景。宋代陆游《避暑录》记载:"当午曝书,可防蠹蚀",说明古人利用正午阳光实施书籍养护。

二、值日当班 古代引申为轮值主事之意。《周礼·天官》载:"膳夫掌王之食饮,当午而膳",指负责君王膳食的官员在正午当值。明代《吏部职掌》规定:"各司郎中当午理事",表明中央机关的正午值班制度。

三、节气对应 《淮南子·天文训》提出"日当午则为夏至"的天文观,将正午太阳高度与二十四节气对应。清代《协纪辨方书》进一步阐释:"五月当午,阴阳争,死生分",赋予其阴阳哲学内涵。

该词构词法属偏正结构,"当"表时间位置,"午"为地支第七位,原指日中时段。《说文解字》释"午"为"啎也,五月阴气午逆阳",揭示其承载的阴阳交替观念。

网络扩展解释

“当午”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1.正午/中午(最常见用法)

指一天中太阳位置最高的时段,即中午时分。例如:

2.午夜(古诗文中的特殊引申)

在部分文学作品中,通过“午”代指十二时辰中的“午夜”(子夜11点至凌晨1点)。例如:


补充说明: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词义,日常使用以“正午”为主。

别人正在浏览...

骯脏保林报雪憋屈唱酬尺二寸牍鉏铻楚云错落代职丹居道定大夏大杖则走地膏东西晋演义董振堆堵番目风胡辘凤集凤琴浮出水面工关光火海水不可斗量鹤发何由黄骨鱼划指縠屐护将胡咧咧检率金络索鹫羽角抵戏军革寇剽困蒙雷神纚属流水簿摸牌彭泽米骈怜扑枣蒨练罄穷三春省闱审考时点十二楼睡卧不宁诵咒邃僻王职嗢哕骁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