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损除的意思、损除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损除的解释

减除。《三国志·魏志·和洽传》:“方今之要,固在息省劳烦之役,损除他餘之务。”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损除”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以从构成它的两个单字“损”和“除”的本义及组合后的引申义来理解:

  1. 核心含义:

    • 损: 本义指减少、丧失、伤害。如《说文解字》:“损,减也。”引申为损害、损失、贬损等义。
    • 除: 本义指宫殿的台阶,后引申为去掉、清除、废除、任命官职等义。如《说文解字》:“除,殿陛也。”段玉裁注:“凡去旧更新皆曰除。”
    • 组合义: “损除”结合了“损”的“减少、去除”和“除”的“去掉、清除”之意,核心含义是“减少并去除;削减并废除”。 它强调对原有事物的削减、废止或革除,使其不再存在或影响力降低。
  2. 具体解释与应用:

    • 指对规章、制度、赋税等的削减或废除: 这是最常见的用法。例如,在古代文献中常指减轻赋税、减免徭役、废除苛捐杂税或简化繁冗的规章制度。如《后汉书·孝顺帝纪》:“诏以民入山凿石,发泄藏气,敕有司检察所当禁绝,如建武、永平故事。夏五月,京师地震。戊午,诏曰:‘…其令中都官徒各除半刑;其未竟三月者,皆免归田里。郡国被灾,减田租…’”(虽未直接出现“损除”,但“减”、“免”、“除”等词体现了类似“损除”的政策精神)。更直接的例子可见于史书对历代帝王减轻百姓负担措施的记载。
    • 指对弊端、陋习、不良现象的革除: 引申为革除、消除社会或个人存在的缺点、错误或有害的事物。例如,“损除积弊”指革除长期存在的弊端。
    • 指对个人欲望、杂念等的克制与消除: 在修身养性的语境下,可以指克制、去除过多的欲望或杂念。
  3. 词性:

    • 动词。
  4. 使用特点:

    • 书面语色彩较浓: “损除”在现代汉语日常口语中使用频率不高,更多出现在书面语、历史文献或特定语境(如政策文件、历史研究、文学创作)中。
    • 对象多为抽象事物: 其宾语通常是赋税、徭役、规章、弊端、陋习、欲望等抽象概念。

“损除”意指减少并去除;削减并废除。它主要用于描述对规章制度、赋税徭役的减免,对弊端陋习的革除,以及对个人不当欲望的克制。该词具有较浓的书面语色彩。

权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损除”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基本含义

“损除”由“损”(减少、破坏)和“除”(去掉、消除)组成,核心含义指因损失或破坏导致事物减少或消失。多用于描述数量、质量或资源的减损,如自然灾害、战争、疾病等造成的后果,也可指个人行为不当引发的负面影响。


详细解释

  1. 词性特点
    作为动词,强调通过外部因素或主动行为实现减少或消除。例如《三国志·魏志·和洽传》中“损除他餘之务”,即通过政策调整减少冗余事务。

  2. 应用场景

    • 自然与社会领域:如“资源损除”“人口损除”;
    • 医学与养生:如古籍提到的“润心肺、治虚损、除肠胃癖气”,指通过调理消除身体病损。

用法示例


近义词与反义词


“损除”一词兼具主动消除与被动减损的双重语境,需结合具体场景理解。其历史用例多见于政策与医学领域,现代用法则扩展到更广泛的社会、经济议题中。

别人正在浏览...

岸忽办公半老徐娘奔走贬乐标记比度朝涉诚僞串客捶扑初级刺虎聪记错莫黨旅蝃蝥纺手伏鸾赙施赋予盖不由己诰毖官街鬼啸过山炮海面还生憨跳宏伯火刘碱金属戒指疾医克能空档篱花落漠敏妙排出液屏寂裒合剖冤椠人迁行芹藻蚺蛇塞噎萨齐玛歙砚失计施食水砚体素温仁稳审憪然卸任西陵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