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性的意思、伐性的详细解释
伐性的解释
危害身心。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秉牘以驱龄,洒翰以伐性,岂圣贤之素心,会文之直理哉?” 唐 杨炯 《晦日药园诗序》:“玉帛子女,为伐性之源。” 宋 辛弃疾 《满江红·汉水东流》词:“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説。”《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六年》:“坐朝不闻諮謨,便殿无所顾问,女宠害之。内则伐性伤和,外则蠹国败政。”参见“ 伐性之斧 ”。
词语分解
- 伐的解释 伐 á 砍:伐树。砍伐。 征讨:讨伐。伐罪(征讨有罪的人)。口诛笔伐。 自夸:伐善(夸自己的好处)。伐智。不矜不伐。 笔画数:; 部首:亻; 笔顺编号:
- 性的解释 性 ì 人或事物的本身所具有的能力、作用等:性质。性格。性命(生命)。性能。个性。属性。 性质,思想、感情等方面的表现:典型性。开放性。指令性。 男女或雌雄的特质:性别。男性。女性。 有关生物生殖的:
网络扩展解释
“伐性”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义
-
危害身心
这是该词的核心含义,指某些行为或事物对身心造成损害。例如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养气》中提到“洒翰以伐性”,指过度写作消耗精力;辛弃疾词中“娥眉伐性”则暗喻沉迷女色会损害健康。
-
性格暴躁(存争议)
部分现代词典(如)将其解释为“性格凶狠、易怒”,但此释义未见于古代文献,可能是现代引申或误读。
二、文献溯源
- 经典用例
唐代杨炯称“玉帛子女,为伐性之源”,指物质欲望会腐蚀身心;宋代《续资治通鉴》将“女宠”列为伐性之害,强调节制的重要性。
- 关联成语
常与“伐性之斧”连用,比喻危害身心的事物,如《吕氏春秋》中“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命之曰伐性之斧”。
三、使用场景
多用于文言或文学语境,警示过度消耗(如劳心、纵欲)的危害。例如:“熬夜工作看似拼搏,实为伐性之举。”
若需进一步探究,可查阅《文心雕龙》《稼轩词》等原著(参考、3、4)。
网络扩展解释二
《伐性》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拆分部首和笔画:伐(木字旁+工字头) 总共8画,性(心字底+生字头) 总共7画。
来源:《伐性》是一个汉语词语,由两个字组成。其中,伐有砍伐、征伐的意思,性表示某种本质、特性。结合在一起,《伐性》表示对某物或某个人的本质特性进行分析或评价。
繁体:《伐性》的繁体字为「伐性」。
古时候汉字写法:《伐性》的古时候汉字写法与现代写法相同。
例句:他的学业成就和艺术才能显示出他的伐性。
组词:伐木、伐毛、伐罪
近义词:本质、特性、特点
反义词:表面、外观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