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queeze toothpaste from the tube;obtain confessions by compulsion]比喻不肯主动地谈问题,挤一点说一点
你还是坦率地说清楚吧,这样挤牙膏,还是要挤出来,可就拉长了时间
“挤牙膏”是一个汉语俗语,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解释,但核心均围绕“被动或缓慢地释放信息或资源”展开:
字面行为
指物理上挤压牙膏管使膏体流出的动作,常伴随“从底部向上推压”“用量适中”等技巧。
比喻义
比喻人在表达或行动中被动、不主动,需要外界施压才逐步透露信息或完成任务。例如:
科技领域
特指某些技术升级缺乏突破性进展,如英特尔CPU性能迭代缓慢被戏称为“挤牙膏”。
生活场景
可形容资源分配或工作推进的低效拖延,例如:“项目资金像挤牙膏一样分批下发”。
提示:如需了解挤牙膏的具体操作技巧(如延长使用寿命的方法),可参考来源、5、8。
《挤牙膏》这个词常用来形容某个人或组织在处理问题时采取一种拖延或吝啬的态度。类似于挤牙膏,就是指勉强剥夺一点资源或进展,迟迟不愿给予全部的支持或积极解决问题。
挤字的部首为扌,膏字的部首为⺼,挤牙膏共有13画。
挤牙膏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改革中,用来形容基层单位和个人因为害怕资源短缺而对职责和资源利用不尽全力的行为。
挤牙膏的繁体字为擠牙膏。
在古时候,挤牙膏的写法与现代相同,例如:揤牙膏。
1. 我们每个月被迫节衣缩食,公司就像在挤牙膏一样,不愿给我们更多的资源。
2. 这个政府总是挤牙膏般地拖延问题的解决,让人感到非常失望。
挤劲儿、挤兑、挤出、挤压
勉强、吝啬、拖延、舍不得
慷慨、大方、迅速、主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