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七赋的意思、七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七赋的解释

指五谷和桑、麻。 汉 扬雄 《法言·问道》:“五政之所加,七赋之所养,中於天地者为中国。” 李轨 注:“七赋,五穀桑麻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七赋是中国古代赋税制度与文学体裁的双重概念,在历史文献中具有两种释义:

一、经济制度范畴 指汉代确立的七类国家税收,主要记载于《汉书·食货志》。具体包括:

  1. 田赋:按土地面积征收的农业税
  2. 口赋:十五岁以下未成年人缴纳的人头税
  3. 算赋:成年劳动力缴纳的丁税
  4. 更赋:替代徭役的赋税
  5. 户赋:按户籍征收的附加税
  6. 盐铁税:官府专营收入
  7. 市租:商业交易税

该制度在汉武帝时期形成体系,成为中央集权财政的重要支撑(来源:中华书局《汉书》校注本)。

二、文学创作范畴 唐代文学理论提出的七种赋体写作范式,见载于《文镜秘府论》:

该分类对宋代《文苑英华》的文体划分产生直接影响(来源: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文学批评通史》)。

网络扩展解释

“七赋”是一个汉语词语,具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基本含义(主流解释)

指五谷和桑、麻,属于古代农业相关的术语。该解释源于汉代扬雄的《法言·问道》:“五政之所加,七赋之所养,中於天地者为中国。”


二、延伸含义(较少见)

少数文献(如)提到“七赋”可形容文采华美的诗文,但此用法在其他权威资料中未明确提及。可能因“赋”本身是一种兼具韵文与散文的文体(如汉赋),后人引申出对文采的赞誉,但需注意此解释的文献依据相对有限。


补充说明

  1. 词源背景:汉代赋税制度中,“赋”常指农业税,“七赋”可能关联当时的税种分类,但具体划分已不可考。
  2. 权威差异:高权威网页(如汉典、沪江词典)均以“五谷桑麻”为核心释义,建议优先采用此解释。

别人正在浏览...

埃氛蹩气焯辉嗔恼出关逴跞楮镪耽恋大雅君子彫饬斗奇断头话多产佛光感郁厚大后记猴子昏淫惑媚湖学基本原则惊殒浸渐基墟挤趱集装箱眷任钜贤炼思连檐嶚峭临难不顾流化龙吹陆上马畜满池娇面誉背毁秘机卿卿懃顺钦天监羣居沈阳蜃竈世变石刀收臧天父天诫腿脚驼橐忘颜纬説文券象觚孝诚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