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四方。《淮南子·要略》:“序四时,正流方。”
“流方”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需结合来源综合解释:
根据,作为成语时:
根据、等来源:
需根据具体语境判断词义:
《流方》是一个成语,意指以流利的口才和精彩的辞章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在交流、辩论或演讲等场合中使用,是形容人的表达方式流畅而有说服力。
《流方》的拆分部首是“氵”和“方”,其中“氵”是水的偏旁部首,表示与水相关的含义。而“方”作为一个独立的字,本身表示方正、正确等意义。
根据笔画的划分,《流方》可以分为9个笔画,其中“氵”部为3画,“方”部为6画。
《流方》一词最早来源于《左传·昭公十四年》:“夫秉法者,以流方则无所伤,乡方则无所疑。”意指在遵守法律法规时,以得体、流畅的态度进行,则不会遭到伤害,遇到困惑也能解决疑惑。
在繁体字中,《流方》的写法与简体字一致。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流方》的写法与现代相比略有不同。其古代写法常见的有“流方”、“泷方”、“流方衹”等写法,字形稍有差别,但基本保持了字义的一致。
1. 他的演讲非常流方,每个观众都被他的言辞所折服。
2. 在辩论赛上,她以流方的表达能力成功击败对手,赢得了比赛的胜利。
1. 流利:表示说话或书写时表达能力流畅自然的意思。
2. 流畅:指说话或书写等表达方式连贯、不中断,没有阻碍。
3. 辞章:表示文章或文字的修辞格局、结构和风格。
4. 口才:指言辞的表达能力,包括措辞、语言组织能力等。
1. 辞章
2. 言辞
3. 口才
4. 表达能力
1. 含混
2. 断章取义
3. 口吃
4. 语无伦次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