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公祠的意思、杜公祠的详细解释
杜公祠的解释
见“ 杜工部祠 ”。
词语分解
- 杜的解释 杜 ù 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俗称“杜梨”,亦称“甘棠”、“棠梨”。木材可做扁担或刻图章。 阻塞(?),堵塞(乮 ):杜绝。杜塞(乮 )。杜门谢客,防微杜渐。 〔杜撰〕凭自己的意思没有根据地
网络扩展解释
杜公祠是纪念唐代诗人杜甫的祠堂,主要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具有以下特点:
1.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
- 杜公祠位于西安市长安区韦曲镇东的少陵塬畔,北倚少陵原,南临樊川,距市区约12公里。此处是杜甫曾长期居住的地方,他自称“少陵野老”“杜陵布衣”,诗集也以《少陵集》命名。
- 建造历史:始建于明嘉靖五年(1526年),清代多次重修,1960年改为杜甫纪念馆。
2.建筑结构与文物
- 四合院布局:祠堂为仿唐砖木结构,山门高6.7米,享殿内供奉杜甫泥塑坐像。
- 珍贵文物:藏有杜甫唯一存世墨迹《俯太中严公九日南山寺》石碑的唐代拓本,以及《杜甫年谱》《杜甫足迹图》等史料。
3.文化意义
- 杜甫在长安生活约10年,创作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八百字》等名篇,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绝句。
- 祠堂不仅是纪念场所,也反映了杜甫与长安的深刻渊源,成为文人雅士追思的文化地标。
4.其他相关
- 延安市宝塔区另有一处杜公祠,据传为杜甫途经延安时的暂居地,现存摩崖石刻和重修建筑。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西安市长安区杜公祠的官方介绍或历史文献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杜公祠这个词是指祭祀唐代文学家杜甫的庙宇。它的拆分部首是木和口,共有10个笔画。杜公祠一词来源于杜甫的名字和其祠庙的称呼。
在繁体字中,杜公祠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在古时候,杜公祠的汉字写法并没有太大的改变或变体。
以下是一个关于杜公祠的例句:参观杜公祠是了解唐代文化的好方式。
与杜公祠相关的组词可能有:文化遗产、古迹、庙宇等。
与杜公祠近义的词可能有:文化圣地、文学殿堂、纪念馆等。
目前找不到与杜公祠反义的词。
希望以上信息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