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文渊阁的意思、文渊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文渊阁的解释

(1). 明 代宫内贮藏典籍及皇帝讲读之所。 明太祖 始建于 南京 奉天门 东。 成祖 迁都 北京 ,又于宫内东庑南建 文渊阁 。后置 文渊阁 大学士。《明史·艺文志一》:“ 永乐 四年,帝御便殿閲书史,问 文渊阁 藏书。”

(2). 清 代专藏《四库全书》的书阁之一。 乾隆 四十年(1775年)修建,在 北京 旧紫禁城内。《四库全书》第一份写成,即藏其中。后归故宫博物院收藏。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文渊阁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皇家藏书与政务场所,其含义和功能在明清两代有所演变:

一、明代功能

  1. 藏书与讲读
    明太祖朱元璋于1368年在南京奉天门东侧始建文渊阁,用于贮藏典籍并作为皇帝研读经史之所。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在宫内东庑南侧复建,延续其藏书功能。

  2. 政治中枢
    文渊阁是内阁大学士议政的核心场所,逐渐发展为明朝内阁制度的发源地。因其戒备森严,仅允许少数官员进入,成为实际上的政务决策中心。

二、清代功能

  1. 专贮《四库全书》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在北京故宫文华殿后新建文渊阁,专用于存放《四库全书》正本。其建筑仿宁波天一阁设计,外观两层、内含暗层,兼具防火与实用功能。

  2. 文化象征
    乾隆帝在此举办经筵讲学及庆贺《四库全书》编纂完成的宴会,彰显文治成就。

三、延伸含义
“文渊阁”一词也被引申为学问渊博、典籍丰富的象征,或用于形容博学之人。

如需进一步了解建筑细节或《四库全书》相关历史,可参考纪录片《中国通史》第79集及故宫博物院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什么是《文渊阁》

《文渊阁》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指一个古代书院,用以培养文化人才。

《文渊阁》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文渊阁》的拆分部首分别是“文”、“渊”和“阁”,其中“文”和“阁”的部首都是“⻌”,而“渊”的部首是“⺡”。

按照笔画的顺序,这三个汉字的笔画数分别为:7画、“文”为4画、“渊”为11画、“阁”为9画。

《文渊阁》的来源

《文渊阁》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唐玄宗时,开元置文渊阁于宫中,供皇帝修身养性、读书作文。后来,文渊阁成为官署的名称,用于举办文化活动和培养人才。

《文渊阁》的繁体

《文渊阁》的繁体字为「文淵閣」,字形保留了简体字的结构,但笔画有所变化。

《文渊阁》的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以《文渊阁》为例,当时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但整体结构与现代相似。

《文渊阁》的例句

1. 公元745年,唐玄宗在皇宫建造了一座壮丽的《文渊阁》。

2. 这座古老的《文渊阁》见证了无数学子的求学之路。

《文渊阁》的组词

《文渊阁》可以作为其他词语的组成部分,例如:“文化”、“渊博”、“阁楼”。

《文渊阁》的近义词

《文渊阁》的近义词有“文昌阁”、“学宫”。

《文渊阁》的反义词

《文渊阁》的反义词可以是“庙堂”或“武馆”,它们强调的是不同的学问和修养。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