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冠珥的意思、冠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冠珥的解释

(1).即日珥。为突出在太阳边缘外面的发光气团。日全食时,用肉眼可以看见,其色火红。《周礼·春官·眡祲》“四曰监” 汉 郑玄 注:“监,冠珥也。” 贾公彦 疏:“谓有赤云气在日旁如冠耳。珥,即耳也。今人犹谓之日珥。”《晋书·天文志中》:“冠珥背璚,重迭次序,在于日旁也。”《新五代史·司天考二》:“ 五代 之际,日有冠珥、环晕、缨纽、负抱、戴履、背气,十日之中常七八。”

(2).指首饰与耳饰。 唐 司空图 《山居记》:“亦犹人之秀发,必见於眉宇之间,故五峯頍然,为其冠珥。”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五:“见数妇人各买冠珥以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冠珥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罕见的古天文术语,特指日晕或月晕时出现在日月两侧或上方的光斑或光弧现象。其释义可拆解如下:

一、字义解析

  1. 指日月上方出现的弧形或冠状光晕。《汉语大词典》释为“日月光气之冠冕”,属晕象的顶部结构。

  2. 原指珠玉耳饰,引申为日月两侧的楔形光斑。《周礼·春官·眡祲》郑玄注:“珥,气在日两旁之名也”,形似耳饰悬挂于日侧。

二、天文现象特征

冠珥是日晕/月晕的复合形态,需同时满足:

三、文献引证

  1. 《晋书·天文志》

    “日旁有气,圆而周匝,内赤外青,名为珥。……冠者,珥之属也。”明确指出冠珥的共生关系及光学特征。

  2. 《乙巳占·日晕占》

    “冠珥并见,主阴阳调和”,反映古代星占学中冠珥的吉凶象征意义。

四、现代科学解释

根据气象学原理,冠珥的形成需六角柱状冰晶以特定角度排列:


参考文献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陈遵妫. 《中国天文学史》[M].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建议通过权威学术数据库(如中国知网、中华经典古籍库)检索上述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冠珥”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一、天文学含义(日珥现象)

指太阳边缘的发光气团,属于日冕层活动现象。日全食时肉眼可见,呈火红色。古代文献中常以“冠珥”描述这一现象:

二、服饰文化含义(首饰与耳饰)

指古代女性头部的装饰品,包括发冠和耳饰:

补充说明

两种含义均源自“冠”(顶部装饰物)与“珥”(耳饰或日旁气团)的组合,但因语境不同差异显著。需注意区分古代天文术语与现代科学定义的区别。

别人正在浏览...

奥得河摆子冰袋冰肤摒絶不相下次世靛花青敌舰地面温度冻樾遁形远世多肉植物二分明月法像凤舍副虹腹有鳞甲割宅贡行功庸惯串挂图顾国合环皇王坚贞不屈夹私洁修荆杞靖绥机窍絶句科格枯骨朽脊苦谏库门老院公历朝麦气蔑伦悖理陌生人侬辈平静遣行情敬声气相投什么身银侍姬水操傥使頽叹苇荡乌駮五达误国殃民宪臣响廊乡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