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准的意思、三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准的解释

(1).指写作所应注意的三个标准:情、事、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鎔裁》:“草创鸿笔,先标三準:履端於始,则设情以位体;举正於中,则酌事以取类;归餘於终,则撮辞以举要。”

(2).指古琴上定音的三个标准区。古琴将全絃分为十二个段落,在琴面上作出标帜,当做调定音阶的标准,称十三徽,每徽一音。其中一至四徽谓之上准,四至七徽谓之中准,七徽至絃末谓之下准,合称三准。见《宋史·乐志十七》引 宋 姜夔 《乐议》。


指调高下,分并财,散积聚。《管子·轻重甲》:“故知三准同筴者,能为天下。不知三准之同筴者,不能为天下。” 马非百 新诠引 尹桐阳 云:“三准者,一调高下,二分并财,三散积聚也。”一说指万物通、万物运、万物贱三条准则。见《管子集校》 郭沫若 案语。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三准”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根据语境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经济管理策略

源于《管子·轻重甲》,指治理国家的三种经济准则:

  1. 调高下:调节物价高低;
  2. 分并财:合理分配兼并的财富;
  3. 散积聚:分散过度集中的物资储备。
    郭沫若认为可能对应“万物通、万物运、万物贱”三条宏观准则,但此说法争议较大。

二、古琴定音标准

古琴将琴弦分为十二段落(即十三徽),按位置划分为三个调音区:

三、文学创作原则

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鎔裁》中提出写作三标准:

  1. 设情以位体:根据情感确立文章基调;
  2. 酌事以取类:选取恰当事例类比主题;
  3. 撮辞以举要:提炼精准语言表达核心。

以上解释综合了经济、音乐、文学三个领域的含义。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管子》《文心雕龙》原文或宋代姜夔《乐议》。不同语境下的“三准”需结合具体文献理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三准的意思

《三准》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言行举止符合规范,得体、恰当。这个词在中文中十分常用,表示一个人要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规范来表现自己。

拆分部首和笔画

成语《三准》由“从口凵言”三个部首构成。部首“从”表示人,部首“口”表示说话,而部首“凵”含义是嘴巴。整个成语共有7画。

来源

成语《三准》的来源在古代中国。在古代的礼仪规范中,人们要求自己在言行举止上要合乎礼仪,遵守规范,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和注意。这个成语是作为一种评价标准被形成,并在后来流传下来,成为现代汉语中的一个成语。

繁体

繁体字形为「三準」,在台湾和香港地区使用较多。

古时候汉字写法

《三准》在古代文字中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篆书中可能写作「㔾凵言」。不同字体和不同时期对同一个字的书写方式也可能稍有差异。

例句

他说话做事总是很有分寸,符合礼仪准则,可以说他是个很会做人的人,真是一个典型的「三准」。

组词

守规矩、讲规矩、情有可原

近义词

守规矩、遵循规范、规矩严明

反义词

不守规矩、不合规范、不合适

别人正在浏览...

倍年粲如筹饷出头人磁疗调虎离山地岊遁迹匿影戹辱发展中国家丰长風恬浪静岗尖歌声绕梁诡産鬼头滑脑谎语华嵩隳脞会稿洄漩护身符子胡诌焦响鲛织洁腹金口鸡蹠絶郡考据学烂污货历澜灵学藜莠殴詈青苗法焭焭球鱼蘘荷荣古虐今弱弄沙径闪婚唼佞剡纸绳幅食结尸啓缩颈鯿佻窃提盒挺拔帷鼎魏司格雾縠虾酣仙家小辫子孝门习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