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诚朴;真诚。 唐 柳宗元 《与吕恭论墓中石书书》:“於斯也,虑善善之过而莫之省,诚慤之道少损,故敢私言之。” 明 唐寅 《爱溪记》:“ 新安 洪君 伯周 ,俶儻诚慤士。” 清 刘大櫆 《乌程闵君墓志铭》:“每春秋饗奠,必致其诚慤。” 陈少白 《兴中会革命史要》:“﹝ 柯尔 ﹞生性很诚慤, 孙先生 又求他搭救。”
“诚慤”是汉语中的合成词,由“诚”与“慤”二字构成,属于形容词性质。其核心含义指为人处世真诚、谨慎且朴实无华的状态。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诚”本义为真实不欺,如《说文解字》载“诚,信也”;“慤”则取义于《说文解字》中“慤,谨也”,表示恭谨忠厚。二字组合后,“诚慤”强调内外一致的品德,既包含内心真挚无伪,又体现言行审慎可靠。
该词在古代文献中多用于描述品性高洁者,例如《后汉书·章帝纪》提及“安静之吏,悃愊无华,日计不足,月计有余”时,注引《东观汉记》作“诚慤之人”,突显其与浮华相对的质朴特质。现代汉语中,“诚慤”属于生僻词汇,常见于学术研究或古籍引用场景,如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将其列为“形容品德淳厚”的典型例词。
近义词包括“诚笃”“敦朴”,反义词则有“狡诈”“虚伪”等。需注意的是,此词在使用时多带有褒义色彩,常见于对历史人物品格的评价,例如《资治通鉴》中评述官员“性诚慤,少文采”即属此类表达。
参考资料:
“诚慤”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chéng què,其核心含义指真诚、朴实的品质,常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态度。以下是详细解析:
基本释义
语境与用法
“诚慤”强调内外一致的真诚与朴实,属于较为典雅的书面用语,现代使用频率较低,但在古典文学或历史研究中仍有重要意义。如需进一步了解“诚”字的形声结构与演变,可参考汉字解析资料()。
傍亮儿卑目鼻洞避炎簸谷脖项猜忖苍老憯急谗疵燀威蹿腾胆壮气粗得句动不动多少发怒穿冠風不鳴條浮移高架道路桥高医谷底诡类旱桥横逝阍人祸鸟鹄跱讲业卷子本峻阀駏虚酷官窥伺阔绝连鬓胡须里邻马捕摹帖慕舆奴产子配藜前人轻薄无行弃之可惜日省月试伤殒山水窟蛇床圣灵市欢试邑水衡瘫倒汤罗晩报诿谢吴越曲相支小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