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屋漏的意思、不愧屋漏的详细解释
不愧屋漏的解释
《诗·大雅·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 毛 传:“西北隅谓之屋漏。” 郑玄 笺:“屋,小帐也;漏,隐也。”原谓独处于室时,亦慎守善德,使无愧于心。后转谓心地光明,在幽暗之处也不起邪念、做坏事。 宋 陈亮 《与应仲实书》:“古之贤者,其自危盖如此,此所以不愧屋漏而心广体胖也。” 清 钱谦益 《都察院左都御史李公神道碑》:“终始以精白一心不愧屋漏为立身之根柢。”
词语分解
- 不愧的解释 无愧于;名副其实不愧为艺术大师详细解释亦作“ 不媿 ”。.不感到羞愧。《孟子·尽心上》:“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汉书·田儋传》:“吾亨人之兄,与其弟併肩而事主,纵彼畏天子之詔不敢动摇,我独不媿
- 屋漏的解释 .古代室内西北隅施设小帐,安藏神主,为人所不见的地方称作“屋漏”。《诗·大雅·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 毛 传:“西北隅谓之屋漏。” 郑玄 笺:“屋,小帐也;漏,隐也。”后即用以泛指屋之深暗
网络扩展解释
“不愧屋漏”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bù kuì wū lòu,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1.词义解析
- 核心含义:原指在宗庙的隐蔽角落(屋漏)仍保持敬畏之心,后引申为在无人监督的暗处也能坚守道德,不做坏事或不起邪念,强调为人正直、自律。
- 关键词拆分:
- “屋漏”:古代指室内西北角隐蔽处,用于安放小帐或祭祀,象征私密、无人监督的环境;
- “不愧”:指不感到惭愧,即内心坦荡。
2.出处与典故
- 源自《诗经·大雅·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 意为“审视自身在私密场所的行为,仍能无愧于心”。
- 汉代毛亨注解“屋漏”为“西北隅”,进一步明确了其象征意义。
3.用法与示例
- 语法结构:动宾式,常作谓语,形容为人正直。
- 例句:
- 《宋史·张载传》引用:“不愧屋漏不无忝,存心养性为匪懈。”;
- 现代用法:可形容人慎独的品德,如“他为人光明磊落,不愧屋漏”。
4.近义与反义词
- 近义词:不欺暗室、光明磊落;
- 反义词:暗室可欺、心怀鬼胎。
5.文化内涵
- 成语体现了儒家“慎独”思想,强调道德修养需内外一致,尤其在无人监督时更需自律。
总结来看,“不愧屋漏”通过具象的“屋漏”场景,传递了深刻的道德要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自我约束与正直品格的经典表达。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不愧屋漏
这个词的意思是指一个人或事情在某个方面的表现不出色、不符合预期,出现了某种缺陷或不足。
拆分部首和笔画
《不愧屋漏》这个词可以拆分成四个部首,分别是:不、屋、漏、人。其中,不是表示否定的部首,屋和漏分别指房屋和漏洞的部首,人是指人的部首。它的总笔画数为15划。
来源与繁体
《不愧屋漏》这个成语的来源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寓言故事。在一次大雨中,有一个屋子漏了水。屋主生气地责备漏水的屋檐说:“你屋檐还长时间了,怎么就会漏水呢?”屋檐听了很委屈地回答说:“不愧是屋子漏也照样窝!”这个故事寓意着人们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缺点,而忽略了自己的不足。
关于繁体字,《不愧屋漏》对应的是「不愧屋漏」。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不愧屋漏」的汉字写法与现代基本相同,只是可能存在一些细微的造型差异。
例句
- 他虽然是一个出色的程序员,但在与人沟通上却不愧屋漏。
- 这个公司管理很严格,各个部门都很高效,没有不愧屋漏的问题。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等
与「不愧屋漏」相近的成语有「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等,都表示一个人或事情在某个方面的表现符合预期,没有任何不足。
与「不愧屋漏」相反的成语有「惊天动地」、「无懈可击」等,都表示一个人或事情在某个方面表现出色,没有任何缺陷。
希望这些回答能帮到你!如有其他问题,随时问哦!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